繼 Nest Mini 與 Nest Audio 兩款 Googel 智慧音箱之後,Google Nest Hub 2 也正式於 2021 年於台灣市場開賣,並支援中文介面,有別於前幾項產品, Nest Hub 2 設計上多了一塊螢幕,使用上更加直觀,透過「Google Home」就能完成串流音樂播放、智慧家電開關控制等操作,甚至還有「睡眠感應功能」可監測睡眠品質,提供個人化睡眠建議。
本篇,瓦特將準備來開箱「Google Nest Hub (第二代)」,簡單介紹 APP 安裝方法,並分享使用心得以及優缺點給大家。
Google Nest Hub 2 開箱時間
▉ 包裝與外觀
Nest Hub 2 以彩盒與塑膠膜來包裝,塑膠膜上也會貼有不少福利與相關說明,包含 myVideo 一個月免費體驗兌換序號、音箱安裝與語音指令等相關說明,建議大家可以先暫時保留下來,以免之後可能會用到。
▼ Google Nest Hub 2

▼ 塑膠膜上的貼紙會印有 myVideo 兌換序號與相關教學,務必先保留

▊ 內容物一覽 & 本體介紹
再來是內容物的部分,除了 Nest Hub 2 本體外,還附加了 15W 充電線以及相關說明書,比較讓瓦特意外的部分是,Nest Hub 2 重量與體積都比我想像中來地小,一隻手掌即可掌握、也不會太重,裝在盒子中攜帶並不困難。
▼ 開箱內容物一覽

▼ 充電線長度約為 1.5m,可適用於多數床頭櫃到插座距離

Nest Hub 2 為觸控式螢幕,點選螢幕即可進行操作,尺寸大小為 7 吋,解析度 1024 x 600,雖然可以拿來看 YouTube 或串流影音平台,但瓦特還是比較推薦大家用平板或電視來看,螢幕較大、畫面解析度也更高。
▼ 螢幕大小為 7 吋,畫面並不大,僅比 iPhone 12 Pro Max 再大一些

機身背面則可看到搭載 1.7 吋單體全音域喇叭的底座、麥克風開關鍵、音量調整鍵以及充電孔,底座與螢幕是合為一體的,無法拆解;拿取時,建議從底座握取,避免手指碰觸到螢幕,造成髒污或刮痕。
▼ Nest Hub 2 背面構造

▊ Google Nest Hub 2 規格一覽
項目 | Nest Hub 2 |
機身尺寸 | 寬度:177.4 mm 高度:120.4 mm 厚度:69.5 mm |
機身重量 | 558g |
機身顏色 | 粉炭白 石墨黑 |
電源線長 | 1.5 m |
螢幕尺寸 | 7 inch |
解析度 | 1024 x 600 pixels |
像素密度 | 170 ppi |
螢幕觸控 | √ |
處理器 | 四核心 64 位元 1.9 GHz ARM CPU |
喇叭 | 1.7 吋單體全音域喇叭 75 公釐低音喇叭 19 公釐高音喇叭器 |
麥克風 | 3 個遠距麥克風 兩段式麥克風靜音開關 |
感應器 | Soli 感應器 環境光度等化感應器 溫度感應器 |
技術 | Google 語音助理 Voice Match 技術 超音波感應 |
手勢偵測 | √ |
睡眠偵測 | √ |
中文支援 | √ |
定價 | NT$3,180 |
如何將 Google Home 與 Nest Hub 2 配對?
使用 Nest Hub 2 前,使用者必須先依照指示將 Nest Hub 2 與智慧手機進行配對,不知道如何操作的讀者,可參考下述流程進行操作:
▉ 步驟一、下載「Google Home」
「Google Home」為 Google 專屬的智慧家庭 APP,但不僅限於 Android 設備可下載,如果你是 iOS 用戶,也不用擔心,該 APP 也能在 App Store 中找到。
- Android 下載連結 ▶▶ Google Home【Nest Hub 2 開箱】
- iOS 下載連結 ▶▶ Google Home【Nest Hub 2 開箱】

▉ 步驟二、完成 Google Home 配對
與 Google Home 配對前,使用者需要先確認「Nest Hub 2 是否插上電源」、「手機是否連上 Wi-Fi」以及「建立 Google 帳號」;若上述皆已完成,則可開啟「Google Home」依照下方指示完成設定。
- 登入 Google 帳號
- 建立住家:選擇「開始使用」→「建立其他住家」→輸入「住家暱稱」與「地址資訊」
- 掃描 Nest Hub 2 上的 QR Code
- 確認裝置位置,並連線至 Wi-Fi
- 完成 Google 助理設定
▼ 建立住家

▼ 掃描 Nest Hub 2 上的 QR Code

Google Nest Hub 2 功能介紹與體驗
Nest Hub 2 定位為智慧家庭的控制中樞,設計上多了一塊 7 吋觸控式螢幕,除了「播放音樂」、「遠端聲控」外,也能執行更加多樣的功能,不論是影片播放、玩遊戲、觀看即時新聞或天氣資訊,甚至是睡眠偵測都能辦到!
接下來,瓦特將會簡單介紹 Nest Hub 2 的各項主要功能,並分享下個人實際使用體驗。
▼ 若想了解 Nest Hub 2 的功能,也可直接詢問「OK Google, 你能做什麼?」來查看
▉ 音樂播放支援 & 聲音品質
身為個「智慧音箱」,想必有不少人會將「播放音樂」視為主要用途之一,可能過半時間都會用在音樂播放;關於 Nest Hub 2 音樂功能方面的介紹,瓦特會分為「支援串流服務」、「操作方便性」以及「聲音品質」三部分來說明。
- 可支援的串流服務
目前 Nest Hub 2 可支援的串流服務包含 YouTube Music、Spotify、KKBOX 以及 MyMusic,其中 MyMusic 還會於螢幕上顯示歌詞,提供歌詞同步功能。
▼ 台灣常見的串流音樂平台皆可支援

▼ MyMusic 可同步顯示歌詞

- 操作方便性
與其他 Google 智慧音箱相同,Nest Hub 2 主要是以「聲控」來控制。相比前代 Nest Hub,Nest Hub 2 多了一個遠距麥克風,合計有 3 組麥克風,更能接受到聲音指令。
如果你是以聆聽「華語歌曲」為主,聲控切換大概不成問題,只要喊:「OK Google, 播放OOO」大多能成功切換;但如果是「外文歌曲」愛好者可能就比較麻煩,聲控換歌的失敗機率不低,尤其是冷門又沒有中文翻譯的歌曲。
這裡分別以「英文」、「日文」呼喊歌名的狀況來說明,英文的部分,有機會成功,但也可能失敗;而日文則是幾乎無法辨識,即使瓦特再怎麼矯正我的日語發音,也無法切換成功,能切換成功的方式,便是直接喊該歌曲的中文翻譯;舉例來說,YOASOBI 的「夜に駆ける」,我必須喊「向夜晚奔去」才可成功切換,對於偏愛非大眾主流的聽眾來說,這問題可能會麻煩,畢竟有不少歌曲的中文翻譯聽眾可能不清楚或是根本沒有正確的翻譯。
▼ 同名歌曲切換上,若沒有明確下達指令可能會切換至其他同名歌曲,比如說想切換 YOASOBI 的「Monster」時,只喊「Monster」會變成小賈斯汀的「Monster」

- 好家在,除了聲控外,Nest Hub 2 還有「觸控螢幕」以及「快捷手勢」的操作設計,不方便說話時,也能點選螢幕來切換歌曲;比較可惜的是,「快捷手勢」僅支援「暫停音樂」、「播放音樂」兩種功能,無法透過手勢切換下一首歌曲。
▼ 快捷手勢可控制音樂播放與暫停

- 音樂播放品質
Nest Hub 2 的音樂表現,瓦特認為「及格」,對一般使用者來說,聽起來舒服爽快,搭載 1.7 吋單體全音域喇叭,跟前一代 Nest Hub 相比,音場更札實、聲音更加飽滿,考量到其價格與產品地位,並不會有太多不滿。
既然如此,為何瓦特只給「及格」,而非「很棒」的評價呢?主要在於 Nest Hub 2 對於「耳朵較靈敏」或是「重視音樂享受」的發燒友來說,Nest Hub 2 表現似乎無法滿足其需求,尤其是其「解析力」,瓦特並不是很滿意,這可能與瓦特是「J-pop」音樂愛好者有關,「J-pop」特色在於旋律複雜、轉調較多,解析力不夠的 Nest Hub 2,難以聽出其音樂的豐富度以及層次感,容易模糊再一起,導致音樂有種被包覆的悶悶感。
▼華語歌曲聲控切換上較為容易

▼ 外文歌曲若不知道中文翻譯,可能較難以聲控方式播放

▉ 播放影片
「播放影片」是 Nest Hub 2 亮點之一,不只可播放 YouTube,包含 Netflix、Disney、MyVideo 以及 Viki 在內等串流影音平台皆可支援。操作上也可透過「聲控」完成各項指令,只要喊「OK Google,在 Netflix 上播放『孟買女帝』」,畫面就會自動切換至該平台的指定影片。
▼ 可支援的影音平台

▼ 播放 YouTube

▼ 播放 MyVideo

如果你打算將 Nest Hub 2 作為一台「娛樂用」的小電視使用,那效果遠不如平板,Nest Hub 2 解析度僅 1024×600,無法呈現更高品質的影視畫面。
對瓦特來說,Nest Hub 2 不太適合播放「電影」、「影集」、「動畫」等重視畫面效果的影視節目;但在「烹飪教學」等實作教學影片卻有奇效,由於 Nest Hub 2 搭載「快捷手勢」,只要於螢幕前揮揮手,便能暫停影片中的每個教學步驟,比點擊螢幕開關更加實用,不用擔心雙手持有物品或是手油油的問題。

▉ 數位相框
Nest Hub 2 閒置時也可作為「數位相框」使用,可動態播放雲端 Google 相簿裡的照片,為繁忙的生活添加美好回憶。使用情境上,通常會中遠距離欣賞,即使畫面解析度不高,也不會太大的影響。
另外,對於像是瓦特這種不常整理 Google 相簿的人來說,每當螢幕顯示出連自己都早已遺忘的照片時,也會帶來驚喜感,回味起生活的點點滴滴。
▼ Nest Hub 2 沒有 USB 插槽,無法外接 SD 記憶卡,除了內建圖片外,其他照片需要透過 Google 相簿

▼ 播放時通常不會近距離觀看,解析度並不成問題

▉ 睡眠偵測
「睡眠偵測」 是 Nest Hub 2 所有功能中最讓瓦特眼晴為之一亮。Nest Hub 2 並非以攝影機來觀測,而是透過 Soli 感應器來偵測室內光線、溫度的變化以及使用者的咳嗽或打鼾聲,藉此判斷睡眠品質的好壞。
Soli 感應器好處在於不用擔心隱私問題,不用害怕自己醜醜的睡姿外流,也不用配戴智慧手錶等設備,非常適合不喜歡手上穿戴物品或是習慣裸睡的人。

使用 Nest Hub 2 的「睡眠偵測」 時,以下兩點需要注意一下:
- 擺放位置:Nest Hub 2 採用 Motion Sense 偵測附近區域的活動,擺放高度必須注意,建議放在與床鋪等高的位置較佳,如床頭櫃。
- 使用限制:Nest Hub 2 適合單人睡眠使用,若與其他人或寵物同床,沒有保持一定距離,很容易造成干擾,導致測出來的結果可能會沒那麼準確。
▼ 建議放置在與床等高的位置

Nest Hub 2 睡眠偵測可提供的資訊相當多,包含睡眠時間、打鼾、咳嗽、快速動眼期、熟睡時間等狀況都會記錄,使用者還能搭配 Google Fit 使用,在手機中查看每周、每月的完整的睡眠紀錄。
雖然 Nest Hub 2 睡眠功能相當好用,但其數據建議以參考為主,切勿將其用於醫療用途;若你有睡眠上的醫療問題,原則上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是較佳的作法。
▼ Nest Hub 2 睡眠偵測可提供的睡眠資訊
▉ 智慧家庭控制中樞
配合 Google 語音助理,Nest Hub 2 自然也能作為智慧家庭的控制中樞,包含智慧燈炮、智慧插座在內,不少品牌的智慧家電都支援遠端聲控。
這裡瓦特以「艾美特 14 吋 DC 電扇 FS35126R1」來實驗,只要先配對好「台灣大哥大智慧家庭」,再連接「Google Home 」,就能以聲控方式進行遠端操作,不論是風量大小、模式、擺頭皆能調整。
▼ 可透過語音指令控制開關智慧家電
▉ 其他功能
除了上述重點功能外,Nest Hub 2 還有不少小功能,包含「關鍵字查詢」、「氣象預報」、「鬧鐘設定」以及「電話撥打」等都能辦到。
▼ 口說進行關鍵字查詢,比如查詢「貓」的解釋

▼ 也可直接查詢「貓」的相關圖片

▼ 天氣查詢

▼ 鬧鐘設定

電話撥打方面,除了內建的 Google Duo 外,也能搭配台灣大哥大的 070 網路電話服務,將門號與 Google Nest 智慧音箱綁定,直接當作家用電話使用,不論是市話、手機號碼皆可撥打,享受零距離通話。
▼ 可撥打電話

結論、Nest Hub 2 主觀使用體驗,我適合嗎?
瓦特認為「Nest Hub 2」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多樣化的豐富功能」,相比音響、電視,Nest Hub 2 的音質、畫質表現都沒有比它們好,但在多樣性卻是它的專長,將不少功能的精華濃縮於小小一台之中,使其能完成更多的任務、執行更多的指令,甚至還可以「睡眠偵測」。
相比其他型號的 Google 智慧音箱,Nest Hub 2 操作也相當簡單,多虧 7 吋觸控螢幕的存在,使用者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正在執行什麼,使用上更加直觀,不喜歡語音操控,使用者也能選擇點選螢幕,但要注意 Nest Hub 2 的觸控螢幕並不像平板,反應上較慢些;此外,比較可惜的還有「快捷手勢」,能操作的功能不多,只有影片或音樂的暫停與開啟、鬧鐘延長等,如果能執行歌曲或影片切換,那會更加實用。
至於哪些人適合買「Nest Hub 2」呢?瓦特認為關鍵在於「使用需求的廣度」,從產品定位來看,Nest Hub 2 終究是智慧音箱,非專業的影音器材,如果單純僅限於「聽音樂」或「看影片」的用途,要求也不低,其實挺浪費 Nest Hub 2 的豐富性,也可能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如果想體驗智慧家庭生活,Nest Hub 2 表現優秀,操作容易、功能齊全,不熟悉智慧音箱的消費者也能輕鬆完成配對,新手入門也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