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TechCrunch》在近日表示,為了幫助用戶能更準確地搜尋到所需的東西,Google 將在美國的 Google 搜尋引擎和 Google 地圖中明確標出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療機構。而 Google 表示,之所以會推出這個更新,全是因為美國最高法院在6月時推翻《羅訴韋德案》並終止對墮胎權的保護。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的「墮胎權」之爭
在過去幾十年裡,美國民眾對於「墮胎權」的爭論一直都十分激烈。支持墮胎的人認為,這是女性的身體,因此女性有權選擇是否繼續懷孕;反對墮胎的人則認為,胎兒也是個人,理應擁有生存的權利。而在 1973 年的《羅訴偉德案》中,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墮胎權受《憲法》保護,賦予女性可以在懷孕三個月內進行合法墮胎的絕對權利。這也是美國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判決之一。
但在今年 6 月 24 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羅訴偉德案》,以 6 對 3 的裁決斷定墮胎不屬於《憲法》保護的權利,讓美國各州可自行決定該允許或限制婦女墮胎。在最高法院的判決出爐後,俄亥俄州和愛荷華州等保守州隨即通過先前被判定為違憲的墮胎法案,像是德州的《心跳法案》:只要胚胎或胎兒可以檢測到心音,墮胎便屬非法,即便是強暴或亂倫的懷孕也不例外。
令人難過的是,新裁決出來後不到一週就出現了名受害者,是一名年僅 10 歲的女童。這名女童因家暴性侵懷有 6 週又 3 天的身孕,但因為她所在的俄亥俄州剛通過「懷孕 6 週便不得墮胎」的禁令,所以醫生只能將她轉移到印第安那州的診所才能進行墮胎。
▼ 墮胎權的支持者和反對者聚集在法院前示威,彼此互不相讓
來源:BBC
更明確的 Google 地圖指示
Google 表示,只要搜尋「附近的墮胎診所」,用戶就能在 Google 地圖上看到哪些地方是確定有提供墮胎服務的;如果是無法確定的診所,該診所旁就會附上「可能不提供墮胎服務」的標籤。而當附近沒有符合的搜尋結果時,Google 地圖就會提供用戶「擴大搜索範圍」的選項。
在此次更新前,當用戶搜尋「墮胎診所」時,Google 地圖就會指引用戶到危機懷孕關懷中心,這顯然是會產生爭議的搜尋結果。雖然危機懷孕關懷中心會提供非預期懷孕女性完善的處遇措施(像是幫助這些女性安心待產、生產至月子結束),但同時它也鼓勵這些女性把孩子生下來,對於想墮胎的人來說可能不是個理想的去處。
▼ 在 Google 地圖搜尋附近的墮胎診所後,就能在地圖找到「確定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療機構
來源:TechCrunch
總結
除了美國外,墮胎權在世界各地都是充滿爭議的議題,畢竟一邊是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另一邊則是胎兒的基本人權,中間並沒有任何灰色地帶可以妥協。
台灣也有墮胎相關的法案,就是《優生保健法》。根據《優生保健法》,台灣的墮胎屬於「有條件」的合法,主要是考量到婦女的特殊困境(如強暴或母體的身體狀況不適合懷孕)透過合法墮胎來提供婦女更大的安全保障。不過,台灣墮胎的爭議內容倒是與美國不同,大多都是在抨擊台灣過於寬鬆的墮胎條件。因為條件寬鬆,因此有不少年輕女性將墮胎當做避孕手段,讓「恣意墮胎」和「性氾濫」不停的惡性循環,成為潛在的社會問題之一。
只能說,雖然 LINA 也是支持墮胎權的人,但現在確實很多人都把墮胎當作家常便飯一樣,像是男生不想養就給錢叫女生墮胎,女生不避孕還說出「不小心懷孕了就墮胎就好了啊」,親耳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真的覺得很震撼。在這方面,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修改法案,而是應該要更落實基本教育才對。
首圖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