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線 教學】USB 規格看不懂?插錯線?常見連接埠統整懶人包 Lightning/Type-C/Thunderbolt 3

2021-09-19
By 瓦特
USB 介面規格看不懂?時常插錯傳輸線?
本篇將介紹傳輸線相關知識,解決你長久的煩惱。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的手機需要充電時,由於找不到平時使用的傳輸線,慌忙之中,拿起了一條看似相同的電線,結果一插,發現連接埠根本不對,完全無法使用。

這個問題,對於擅長使用 3C 電子產品的年輕族群來說,雖然較少發生,但對於年紀稍長的長輩來說,卻意外地頻繁,瓦特曾看到不少長輩們抱持「傳輸線都是線,大同小異,應該都能互通」這樣錯誤的想法,白白浪費了一筆開銷,買到不適合的傳輸線。

本篇,瓦特將從傳輸線的連接埠外型來作介紹,簡單說明常見的連接埠種類,並列舉些適用此連接埠的電子產品,統整為懶人包,希望能幫助到有這方面困擾的民眾。

 

常見的傳輸線連接埠種類

眾所皆知,一條傳輸線會有兩端的連接埠,通常我們在使用傳輸線時,最常連接的產品便是智慧型手機,而另一端則可能是電腦、充電器等等設備。為了方便說明這裡會以手機傳輸線的使用狀況為假想情境,統整目前常見的手機傳輸線具有些種類的連接埠,以及其適用於哪些手機型號。

 

手機連接端常見的連接埠

▉ micro USB(USB Micro-B)

簡單說明:micro USB 為舊型號 Android 手機使用的連接埠,外觀為梯形狀,相比 Lightning、Type – C 其他現今手機較常使用的連接埠,micro USB 無法正反插入,且傳輸速度、可容納的最大電量皆低於 Type – C,目前已逐漸被取代。

常見產品:舊型號 Android 手機。

 

▼ micro USB

圖源:flickr

 

▉ Lightning

簡單說明:Lightning 為蘋果專屬的連接埠規格,於 2012 年正式應用於常蘋果旗下產品,包含 iPhone、iPad 等系列,其外型扁平,採用可正反插入的設計,耐用度也較佳。

常見產品:iPhone 5 後續機種、iPad(第四代)後續機種、iPod touch 5 後續機種以及 AirPods 等。

 

▼ Lightning

圖源:TheVerge

 

▉ USB Type – C (USB – C)

簡單說明:與 Lightning 相同,Type – C 也解決 micro USB 無法正反兩面插入使用的問題,且相比與 Lightning,其最高傳輸速度更快,為目前 Android 智慧型手機最常使用的連接埠。

常見產品:目前多數 Android 智慧型手機。

 

▼ Lightning(左)與 Type – C(右)比較

圖源:9to5mac

 

▼ Type – C 的插座孔為橢圓形狀,已為 Android 手機最主要的接線端口

圖源:Business Standard

 

電腦、充電器等常見的連接埠

▉ USB Type – A(USB – A)

簡單介紹:Type – A 歷史悠久、為大眾最熟悉、最常見的連接埠,至今仍是應用於各項電子設備;但由於 Type – A 的接頭具有公口、母口之分,且外型接近,無法正法插入,且容易有插反邊的情況。

常見產品:多數電腦、充電器、行動電源等。

 

▼ USB Type – C(左)與 USB Type – A(右)比較

圖源:flickr

▉ USB Type – C (USB – C)

簡單介紹:Type – C 的應用不僅限於智慧手機上,由於較高的傳輸速度與較大的充電量,非常適合應用於資料傳輸與快速充電,正逐漸取代 Type – A ,廣泛應用於筆電、快充頭等電子產品。

常見產品:多數筆電、快充頭、行動電源等。

 

▼不少筆電同時支援 Type – A 與 Type – C 傳輸

圖源:ASUS 官網

 

▉ Thunderbolt 3

簡單介紹:除了上述兩種連接埠外, 蘋果跟 Intel 還聯手開發了另一種稱為 Thunderbolt 的介面(中文稱為雷電),主要應用於蘋果的 Macbook,以及其他品牌的筆電;而在 Thunderbolt 的多種介面中現今較為常見且與手機使用較有關的為 Thunderbolt 3。

為何瓦特會說「 Thunderbolt 3 與手機使用較有關」呢?那是因為 Thunderbolt 3 採用 Type-C 連接,外觀上與 USB Type-C 的連接埠幾乎一模一樣!在挑選上非常容易混淆!

Thunderbolt 3 與 USB3.1 都採用 Type-C 最為連接埠,但彼此的使用線材卻是完全不同的,這導致 USB3.1 Type – C 完全無法充當 Thunderbolt 3 傳輸線使用,而「部分的」 Thunderbolt 3 傳輸線則是可作為 USB3.1 Type – C 使用;另外,支援 Thunderbolt 3 的設備也無法以 USB 3.1 Type-C 傳輸線連接使用,儘管連接端可以插上,但由於兩者協議不同,使 Thunderbolt 3 擁有的強大傳輸能力與充電量皆無法發揮,USB 3.1 Type-C 傳輸線最多只可為 Thunderbolt 3 設備提供少許電力而已。

區分 Thunderbolt 3 與 USB Type – C 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透過連接埠上方繪製的符號,若為 Thunderbolt 系列的傳輸線則會有閃電的記號;效能方面,Thunderbolt 3 的充電最大可高達 100 W,而傳輸速度則最大可達 40 Gbps。

常見產品:蘋果 iPad Pro、Macbook,以及其他品牌的筆電。

 

▼ Thunderbolt 傳輸線會有閃電的標誌

圖源:flickr

 

▼ 如何區分 Thunderbolt 3 與 USB 3.1 Type C 傳輸線影片教學

 

▉ Thunderbolt 4

簡單介紹:Thunderbolt 4 為 2020 年時制定的最新規格,它繼承 Thunderbolt 3 的特色,包含:採用可正反兩插入的 Type-C、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40Gbps 等等。此外,Thunderbolt 4 還進一步強化多項安全性技術,提升資安強度,並支援 PCI Express 3.0 x4 傳輸規範以及相容 USB 裝置。

瓦特認為「相容 USB 裝置」是 Thunderbolt 4 的最大特色,這使混亂的傳輸規格逐漸朝向統一,未來所有的 Thunderbolt 4 將可直接連接 USB 4.0 裝置,等於是說,Thunderbolt 4 將可連接鍵盤、滑鼠、外接硬碟等電腦外接設備。

瓦特提醒:Thunderbolt 4 傳輸線可相容 USB 4.0 裝置,但不代表所有 USB 4.0 傳輸線皆可逆向相容 Thunderbolt 4 裝置。 

 

▼ Thunderbolt 4

圖源:Intel

 

▼ Thunderbolt 4 的應用

 

USB 介面規格看不懂?傳輸速度可多快?

看完了上述介紹後,大家對於各種連接埠的外貌,大概有了基本的認識,但對於各種不同的傳輸線傳輸速度、最大充電量等詳細介紹大概仍是一頭霧水。

有些使用手可能會有些疑問,為何我明明都是使用 USB Type – C 傳輸線,為何有些傳輸資料比較快?有些卻比較慢?其實這與 USB 介面規格有關。

這裡瓦特將簡單介紹下各世代的 USB 介面規格以及理論上的檔案傳輸速度。

 

▼ USB 介面規範統整

USB 介面規範 理論傳輸速度 相關說明
USB 1.0 1.5 Mbps 目前已較少見
USB 2.0 480 Mbps 應用範圍廣,早期的數位設備的 USB 接頭幾乎為此規範,包含電腦的 Type-A、印表機的 Type-B 以及舊型手機的 Micro-B 等
USB 3.2 Gen 1
(舊名 USB 3.0、USB 3.1 Gen1)
5 Gbps 應用範圍廣,傳輸速度約為 USB 2.0 3~5倍,常見於電腦的 Type-A、 外接式硬碟的 Micro-B 等
USB 3.2 Gen 2
(舊名 USB 3.1 Gen 2)
10 Gbps 供電量最高可達 100W,為 Type-C 連接埠
USB 3.2 Gen 2×2
(舊名 USB 3.2)
20 Gbps USB 3.2 Gen 2 改良版,傳輸速度提升兩倍,為 Type-C 連接埠
USB 4.0 40 Gbps 2019 年發佈的最新規格,尚未正式進入市場

透過上表的整理,可以理解為何即使是相同的連接埠,為何傳輸速度與充電量會有所落差,以 Type-C 為例,它有可能為傳輸速度 10 Gbps、也有可能為 20 Gbps,這方面則需要讀者分仔細確認產品說明書,進行確認。

 

USB 介面規格相關問題

▉ 為何 USB 介面這麼難懂?

USB 的介面類型之所以常讓人覺得難以理解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科技進步快速,版本名稱常隨時代的轉換不斷的更新,導致新舊名稱混淆,無法釐清。舉例來說,比起 USB 3.2 Gen 1 更多人熟悉的名字反而是 USB 3.0,人的習慣並不會隨規矩一樣說改就改,這使新舊名常交互使用,使越來越多人被搞得更加頭昏腦脹。

瓦特提醒:可能有人會將 Type – C 與 USB 介面規格混淆,如果你也產生混淆,建議先將兩者分開來看, Type – C 代表的是連接端的連接埠規格、而 USB 3.2 Gen 2 代表的是介面規範,象徵不同傳輸速度、最大充電量等;而一個 Type – C 其介面規格可能為 USB 3.2 Gen 2 ,也可能為 USB 3.2 Gen 2×2。

 

如何從外觀分辨 USB 2.0 與 USB 3.2 Gen 1(USB 3.0)差異?

雖然 USB 2.0 與 USB 3.2 Gen 1 都具有 USB Type – A 的連接埠,乍看之下長得差不多,但仍是有些微差距。這裡瓦特將告訴大家有 3 種方式,可以讓你輕鬆辨識 USB 2.0 與 USB 3.2 Gen 1 兩者不同!

  • 方法一、透過連接電腦端的連接埠內部顏色判斷
    連接電腦端的連接埠內側,USB 2.0 與 USB 3.2 Gen 1 的顏色會有明顯差異性,USB 2.0 基本上會以白色為主,而USB 3.2 Gen 1 則會以藍色為主。

 

▼ USB 2.0(左)與 USB 3.2 Gen 1 (右),若為 USB 3.2 Gen 1 紅圈內會為藍色

圖源:Quantum Cabling

 

  • 方法二、以 PIN(針腳)數量分辨
    如果你需要的傳輸線,為最常見的 USB Type A 接口,那你還可以透過內側金色的 PIN(針腳)數量來分辨是否為 USB 3.2 Gen 1,原則上 USB 2.0 的 PIN 數會為 4 個,而 USB 3.2 Gen 1 則會有 9 個。

 

▼USB 2.0(左)的 PIN 數為 4 個; USB 3.0 (右)的 PIN 數為 9 個

圖源:Quantum Cabling

 

  • 方法三、從接口上的符號分辨
    除了顏色與 PIN 數外,不少傳輸線連接埠上方會標示特殊的符號,如果你發現傳輸線上有 SS (Super Speed)的標示,那條傳輸線便是屬於 USB 3.2 Gen 1 之後的介面規範。

 

▼ USB 3.2 Gen 1 的傳輸線,其標示會如下圖右邊一樣,增加 SS 的符號

圖源:Newnex

 

▉ Type – C 傳輸線 ≠ USB 3.2 Gen 1(USB 3.0)以後的介面規格

可能有不少人會有這樣的誤解,認為 Type – C 傳輸線就一定為 USB 3.2 Gen 1 之後的介面規格。其實這是不一定的,雖然 USB 3.2 Gen 1 之後的介面規格只限定於 Type – C 連接埠使用;但市面上仍有部份 Type – C 的傳輸線僅支援 USB 2.0 版本規格,如果想購買到 USB 3.2 Gen 1 的傳輸線,不能只看到外型為 Type – C 就下判斷,請務必注意包裝或產品說明,避免購買錯誤。

 

結尾

本篇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了,如果你想把傳輸線作為快充的充電線使用,對於快充的 QC、PD 規格不是很了解,歡迎點擊下方的相關文章,將會以快充為核心詳細為你介紹相關知識。

相關文章:【快充 挑選攻略】快充頭如何選?推薦這10款快充充電器都通用!QC/PD/Switch/筆電/PTT推薦

 

 

首圖來源:flickr

相關文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給一個讚吧~^^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