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還原真實!HILIGHT R9 護眼檯燈好用嗎?分析推薦

RAYTOP、MYFEEL、演色性 照度 色溫 光源 抗藍光 功能 優缺點 實測 好用嗎

2025-02-17
By 塔塔
HILIGHT R9 檯燈開箱實測!超高演色性還源最真實的物體顏色!再也不怕色偏、照度不夠的問題啦~

在現代幾乎每個人桌上都有一台檯燈,對於設計工作者來說,用了之後要煩惱檯燈會造成電腦螢幕顯色度不對、出現色偏問題;而家長們因為擔心孩子眼睛健康的問題,對檯燈是否會頻閃、照度評估更是嚴格,而這次要開箱的「HILIGHT R9 護眼檯燈」(以下簡稱 R9 檯燈)據說擁有超高演色性與護眼能力,塔塔本篇開箱就來幫大家實測!

 

「Raytop HILIGHT R9 檯燈」開箱

▉ 產品外包裝

R9 檯燈的外包裝採用藍白配色,看起來非常的簡單大方,產品包裝正中間放上了 R9 檯燈的產品線條畫,在側邊附上了 R9 檯燈的產品特色,包含了「Ra>97」、「自動調節燈光」、「記憶功能」等,背面則是標示了檯燈的規格以及產地等資訊。

(備註:外包裝盒上標示 Ra>90 為印刷錯誤,實際為 Ra>97)

 

▼ R9 檯燈外包裝

產品外包裝正面
產品外包裝側面
產品外包裝背面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 外包裝側邊印有多種產品特色(特色標示 Ra>90 為印刷錯誤,實際為 Ra>97)

 

R9 檯燈的箱子使用了卡榫式的包裝,提高了產品在運送過程中的安全性,打開外包裝後,R9 檯燈被妥善的固定在塑膠盒中,而塑膠盒中也有卡扣設計,產品不會輕易從裡面脫落,R9 檯燈本身用了塑膠包材包覆著,打開後可以看到在檯燈燈臂可能會摩擦的地方也細心的放上了一塊泡棉,減少因摩擦而掉漆的問題,配件則是使用防撞紙裝著。

 

▼ 開口處使用卡榫設計,內容物不易掉出

 

▼ R9 檯燈燈臂之間放上了一塊泡棉防止摩擦

 

▉ 產品內容

R9 檯燈的內容物很簡單,檯燈本體加上供電線與一張使用說明書,而檯燈本身是不用組裝的,省去了不少組裝時的麻煩與不便,收納折疊後的檯燈體積不大,稍微有點重量,在將它拿出塑膠包裝盒的時候需要小心一點,說明書分為中文與英文兩種語言版本。

 

▼ R9 檯燈內容物

 

▼ 說明書分為中英兩種語言

中文說明書改+字
英文說明書改+字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檯燈的插座形狀是方形的,如果在沒有多種電器需要接插頭的狀況下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同時要接上多台電器的插頭,無論是在插座或是延長線上,可能都要調整插座的方向與位置,才不會卡到,出現有插座卻不能使用的問題。

 

▼ 檯燈供電線插頭形狀為方形的

 

▉ 產品尺寸

雖然 R9 檯燈看起來與一般的檯燈相比來的纖細,但是在尺寸上也是不能小看它的,經過塔塔實際測量,R9 檯燈的三段調節臂從下到上長度落在 30cm、39 cm 以及 24cm,燈具部分的長度則是落在 35cm 左右。

(備註:尺寸測量是手工測量,可能存在些許誤差值。)

 

▼ R9 檯燈調節臂與燈具長度

 

 

轉軸角度根據官方資料,底座可旋轉角度為 360°,調節臂之間可調整的最大角度的由下到上分別是 294°、345° 與 320°,燈具最大的調整角度則是 215°,中間控制區域最大可調整角度為 180° ,多種角度組合更能符合每個人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

 

▼ R9 檯燈可調整角度

檯燈角度
檯燈工作臺轉軸角度+字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以塔塔測試用的桌子(桌長 158cm)來看,檯燈調節臂最遠可以延伸到桌子的一半長度,再加上燈具的長度,可以達到超過桌長一半的使用距離,桌上放滿書籍、文件或是電腦再也不用手忙腳亂地把東西移過來移過去的。

360°的底座再加上燈具最大可以旋轉到 215°,想要哪裡亮都沒問題!想要專注在某項工作上的話可以把燈具集中在一起,要閱讀較大的書籍或展開幫雙螢幕照明也沒問題!

 

▼ 檯燈最長可以延伸超過桌子的一半

 

▼ 不用移動物品就能輕鬆得到高品質照明

檯燈多角度示意(電腦)
檯燈多角度示意(書籍)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 底座形式

R9 檯燈捨去了底座改用 G 型夾,減少占用到桌面空間,只需要轉動下方的把手就可以完成安裝、拆卸,隨時要移動、改變擺放位置也可以很輕鬆,比傳統檯燈的厚重底座來說輕便了不少,但在購買的時候要記得先確認要安裝的桌子厚度!建議厚度不要超過 6.35 cm,不然 R9 檯燈會夾不住桌子,出現不能用的尷尬狀況。

 

▼ R9 檯燈底座夾子可安裝在厚度小於 6.35cm 的桌子上

 

使用這種夾子型的檯燈,大家一定會想它會不會弄傷桌子會是留下醜醜的刮痕,R9 檯燈會接觸到桌子的部分都包上了柔軟的緩衝軟墊,不用擔心會對桌子產生傷害,不小心移動到檯燈的話,也不會在桌子上留下刮痕,對於任何材質的桌子來說,緩衝墊的保護都是需要且重要的,R9 檯燈有考慮這一點非常不錯。

 

▼ 底座夾子接觸到桌面的部分都貼有緩衝軟墊

 

R9 檯燈功能介紹

▉ 色溫模式

R9 檯燈總共有 5 種色溫進行調整,從柔和的暖黃光到冷白光都有,色溫預設從暖色也就是黃光開始往白光調整,只要輕觸一下控制台中的「M」符號就能進行調整,如果想要兩個段位中間的色溫,也可以直接長按「M」符號進行無段式色溫調節,找到自己喜歡的色溫就停下來,非常方便。

無段式調整的情況下,如果調整到最黃光或是最白光後,色溫會直接停下,如果想要重新調整就需要重新將手指移開再重新長按「M」調整色溫。

 

▼ 控制台中的「M」符號是用來控制色溫的

 

▼ 5段色溫示意圖

3000K娃娃+字
3500K娃娃+字
4000K娃娃+字
5000K娃娃+字
6500K娃娃+字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 照明調節段位

R9 檯燈有 5 段照明段位可調節,使用者可以直接輕觸中間控制台的太陽符號來調節燈光的亮度,如果覺得一個段位一個段位調很麻煩的話,也可以直接長按太陽符號進行無段式調節燈光,使用者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找到自己喜歡的照明模式。

無段式照明調節與色溫一樣,如果調整到最亮或最暗檔位後,亮度是不會循環調整的,必須要將手指移開再重新長按一次才能再繼續調整。

 

▼ 控制台中的太陽符號為控制燈光亮度按鍵

 

▼ 5 段亮度示意圖

燈光1+字
燈光2+字
燈光3+字
燈光4+字
燈光5+字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 藍光阻擋

日常所使用的 3C 產品中最常見光就是藍光,藍光為光譜中能量最高的光,長時間盯著會散發藍光的 3C 產品容易對眼睛產生危害,不過大家關心的藍光問題官方也想到了!

官方將 R9 檯燈送去進行藍光檢驗,根據 IEC 62471 的標準,R9 檯燈的抗藍光效果達到 RG1 等級(低危險,不直視燈源即不會產生危害),在保護眼睛上,可以說是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如果是想作為電腦燈使用的話,也是沒有問題的喔!

 

▉ 記憶功能

R9 檯燈還有個好用的功能 — 記憶功能!即便是將它關閉之後再打開,R9 檯燈仍然會記得關閉前的設定,無論是色溫還是燈光的亮度都不會跑掉,對於習慣不用檯燈就關掉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下次重新開啟的時候就不用再費心重新調整亮度與色溫了,有強迫症的塔塔我超級喜歡這個功能的。

 

▉ 自動調整亮度

在 R9 檯燈的控制台當中有個「A」符號,這個符號的功能是可以自動感測周遭環境的亮度,進而調整檯燈本身的亮度,周遭環境越亮,檯燈亮度越低;相反的,周遭環境越暗,檯燈的亮度就會越高,當開啟自動感測模式後,在「A」符號旁的指示燈會亮起藍色,表示已啟用自動感測的功能。

在出廠的時候, R9 檯燈已經有為自動亮度功能預設好一個亮度範圍,讓你在不同環境亮度下,還可以維持預設的照度。

 

▼ R9 檯燈自動感測功能符號與燈號顯示位置

 

大家或許會好奇那 R9 檯燈感測周遭亮度的感測器在哪呢?其實就藏在開關鍵與色溫調節鍵中間的圓孔當中!當感測器感應到周遭的環境變暗之後,R9 檯燈會開始調節燈光到適合的亮度,而使用者也要注意、避免遮蔽到感知器,以防感測器錯誤判斷周遭的環境亮度。

 

▼ R9 檯燈周遭亮度感測器位置

 

塔塔也實際測試了一下自動亮度功能,以窗簾全關、窗簾半開與窗簾全開三種不同環境亮度,燈具與照度儀距離約 60 公分進行測試:

  • 窗簾全關
    在這個環境下測得的相對照度為 35.7lux,開啟 R9 檯燈自動亮度模式後測試,照度為 660.8lux,在沒有足夠環境光房間內也提供了不刺眼但充足的光源進行工作與閱讀。

 

▼窗簾全關下的 R9 檯燈與參照物

 

▼ 窗簾全關狀態的環境照度與自動亮度模式下的照度

 

  • 窗簾半開
    接下來將窗簾拉至半開程度,測得環境相對照度為 336.2lux,開啟 R9 檯燈的自動亮度模式進行測試得到的照度為 673.7lux,這個照度因為混合了環境光與檯燈光,所以塔塔找了相對較多檯燈光影響的位置進行測試,得到的照度為 223.3lux,在有環境光的狀況下,檯燈提供的亮度也有明顯的下降。

 

▼ 窗簾半開下的 R9 檯燈與參照物

 

▼ 窗簾半開狀態的環境照度與自動亮度模式下的照度

 

  • 窗簾全開
    最後將窗簾全部拉開,照度儀測得環境的照度為 414.2lux,開啟檯燈自動亮度模式後,照度來到 673.7lux,在同樣檯燈光影響較多的位置進行測試,照度為 217.9lux,從以上的測試結果來看,R9 檯燈在環境越亮時,檯燈照度越暗;反之,環境越暗時,檯燈照度越高。

 

▼ 窗簾全開下的 R9 檯燈與參照物

 

▼ 窗簾全開狀態的環境照度與自動亮度模式下的照度

 

透過以上測試大家對自動亮度功能有初步的認識了,大家可能會好奇自動亮度是否能根據使用者喜歡的照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自動調光呢?答案是不行的,就像塔塔在自動亮度功能介紹最開始所說的一樣,R9 檯燈在出廠的時候已經有預設好亮度範圍,所以在自動調節燈光的時候,R9 檯燈就會依照這個範圍去做調整。

 

 

R9 檯燈功能實測

▉ 光源照度

購買燈具類的時候選購的參考指標有相當多種!但其中最重要的選購標準就是照度啦,如果照度不夠的話容易會造成眼睛疲勞、近視等問題,而照度指的是光線從燈具出來後會有多少光線照射在桌面上,根據 *CNS 12112 標準規定,閱讀與寫作時照度至少需要 500-750 lux。

(*補充:CNS 12112 為中華民國國家標準照度標準)

 

那麼 R9 檯燈的照度表現如何呢?以下是照度實測條件: 

  1. 場地:室內
  2. 測試器材:光譜照度儀
  3. 測試方式:將照度計平放於桌面上,取光源最集中位置測量
  4. 測試距離:燈具與書本、光譜照度儀距離約 60 公分
  5. 測試色溫與亮度:使用 4000K 色溫測試最大(100%)與最小(20%)亮度

(備註:不同測試儀器、方法與環境,測試數值會有所差異)

 

▼ 照度實測場景示意圖(圖片為示意圖,實測為暗房實測)

 

  • 最大亮度(100%)
    最大亮度的照度大約落在 1100-1350lux 上下波動,如果是需要進行較細緻的手工藝工作或是縫製衣服的話,依照 CNS 12112 的標準來說是有符合標準的,在最大的亮度下,塔塔實際體驗覺得其實燈光還是很柔和,即便不是最溫暖的黃光,但對於眼睛來說是友好的亮度。

 

▼ 最大亮度下的照度為 1353lux

 

  • 最小亮度(20%)
    測完最大亮度後,接下來看看最小亮度下的照度會落在多少吧!經過儀器測量出來的數值大約落在 300-400lux 上下,最小的照度也在 CNS 12112 看書的建議照度範圍裡,如果需要化妝的話,在這個照度下也是沒問題的喔!
    以肉眼的感覺來說,如果是在全黑的房間中想要看手機或是看電影的話,會建議再把燈光的亮度再往上調一點,最低亮度塔塔覺得比較適合拿來當作夜燈使用。

 

▼ 最小亮度的照度為 490.8lux

 

▉ 光源覆蓋範圍

檯燈的光源覆蓋範圍廣度如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今天檯燈能夠照明的區域只有一小部分,書桌其他地方都照不到的話,就會限縮自己的可用區域,畢竟檯燈就是要拿來照明的,如果照的範圍太小,那買了也是白搭,那麼我們就來實測 R9 檯燈可覆蓋的範圍到哪裡吧!以下是光源覆蓋範圍實測條件:

  1. 場地:室內
  2. 檯燈色溫與燈光強度:4000K 色溫,100% 亮度
  3. 九宮格大小:全區域尺寸約 109*80cm,每一小格尺寸約為 37*27cm
  4. 檯燈距離桌面高度:60cm 
  5. 檯燈擺放位置:九宮格的中央格子(37*27cm)
  6. 測試方法:將燈具集中、展開,並測試九宮格每格照度

(備註:不同測試儀器、方法與環境,測試數值會有所差異)

 

  • 燈具集中
    將 R9 檯燈燈具集中進行測試,可以看到放在中間偏下的書本被完全涵蓋在光線中,並沒有因為偏離了最集中的中央點而有大幅度的衰退問題,而且書本上的文字也沒有因為高照度的燈光出現大量反光的問題,在這種燈光下閱讀也不會有很強烈的不適感。

 

▼ 燈具集中的光源覆蓋範圍示意圖

 

▼ 燈具集中下的情況下,書本出現少量反光

 

▼ 雖有反光,但是字不會糊在一起

 

接下來看看各處的照度,以九宮格來看,因為將燈具集中在 5 號格子上方,最高照度落在 5 號格子,照度為 1154 lux,其次是 8 號格子;以 5 號格子為中心點來看,除了相鄰的 8 號格子有較高的照度以外,其他與 5 號相鄰的格子衰退程度都相對高,最低的照度出現在右上角的 3 號格子,但是因為燈具是最集中的情形,會有這樣的數據其實很正常。

 

▼ 九宮格各處最大照度

 

  • 燈具展開
    接下來塔塔將 R9 檯燈完全展開,呈現「一」字形,同樣放上書本進行照度範圍觀察,可以看到書本的反光程度比起燈具集中時來的低一點,文字同樣清晰,差異只有在反光程度高低而已,但以塔塔本身的使用經驗來說,不管是集中還是展開,兩種情境的反光都比傳統檯燈來的少,眼睛更舒服。

 

▼ 燈具展開的光源覆蓋範圍

 

▼ 書本反光程度較低一點

 

▼ 文字同樣是清晰的

 

接下來看看燈具展開時各處的照度,同樣將燈具放在 5 號格子上方,最高照度落在 5 號格子,照度為 843.3 lux,其次是 8 號格子;以 5 號格子為中心點來看,與 5 號格子左右相鄰的格子照度衰退程度較小一點,但是在 1-3 號、7-9 號這兩排格子的的照度率退程度較高,又以 1-3 號格子的衰退程度最為明顯。

 

▼ 九宮格各處最大照度

 

不論燈具是集中還是展開,塔塔用肉眼看都認為覆蓋程度滿廣的,尤其是橫向展開的時候,左右邊的格子都還有一定的照度,對於擁有雙螢幕的工作者來說也不用擔心會有一個螢幕是暗的,R9 檯燈可以直接取代電腦掛燈的使用,從閱讀模式轉換成電腦模式只需要轉動燈具就可以輕鬆達成。

 

▉ 演色性

在進行實測前,先向大家說明一下:什麼是「演色性」?演色性是光源呈現真實物體顏色的能力標準值,在自然光線下,物體會呈現出真實的色彩,演色性以自然光作為標準,數值越高,代表眼睛所看到的實體顏色更接近在自然光下的原色,演色性以 CRI 或是 Ra 作為縮寫。

對於設計或是美術工作者來說,最在意的一定是顏色的正確度與真實性,也正是因為對色彩的要求與敏銳度,檯燈有沒有高演色性也成為選購的考量點之一,R9 檯燈號稱可以達到 Ra>97 的高演色性效果,究竟是不是這樣呢?塔塔也實際用儀器測給大家看!以下是演色性實測條件:

  1. 場地:室內
  2. 測試器材:光譜照度儀
  3. 測試方式:將光譜照度儀與燈具距離 60cm,取光源集中位置測量
  4. 測量色溫、亮度:5 段色溫、100% 亮度

(備註:不同測試儀器、方法與環境,測試數值會有所差異)

 

  • 一般室內
    首先塔塔先測試了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日光燈源的演色性,一般的的日光燈 Ra 值大約會落在 80-85 之間,實際透過光譜照度儀測試,辦公室的日光燈源的 Ra 值為 84.2,在這個燈光下,看的出來玩偶呈現的顏色較白,色彩看起來比較黯淡且沒有那麼的自然。

 

▼ 辦公室日光燈源的 Ra 值為 84.2

 

▼ 一般日光燈源下的玩偶看起來偏白

 

  • 3000K 色溫(暖黃光)
    在暖黃光的色溫下,R9 檯燈具有 Ra 97.4 的高演色表現,柔和的暖黃光無論是在全黑的環境或是具有日光燈的環境下都非常明顯但不刺眼,對於想要有放鬆氛圍的使用者來說,暖黃光絕對是不二選擇,習慣在睡前看書的使用者也可以選擇這段色溫,眼睛不會接收到太多藍光刺激,也能讓精神放鬆,醞釀睡意。

 

▼ 3000K 色溫下 Ra 值為 97.4

 

▼ 自然光物體顏色(左) V.S. 3000K 色溫物體實拍(右)

 

  • 3500K 色溫(暖白光)
    相較於 3000K 的黃光,3500K 的色溫稍微白了一點,肉眼看起來光線明顯沒那麼黃,在光譜上可以看到紅黃區域的峰值下降了一點,藍光區域的峰值往上增加,在這個狀態下的燈光保留了的較多黃光,同時加入了少部分的藍光,如果不喜歡太藍的色溫,塔塔會推薦使用 3500K 的色溫,同樣柔和但不會讓你昏昏欲睡。

 

▼ 3500K 色溫下 Ra 值為 97.8

 

▼自然光物體顏色(左) V.S. 3500K 色溫物體實拍(右)

 

  • 4000K 色溫(自然光)
    4000K 的色溫是最貼近大自然光線的色溫,也是結合了黃光與藍光優點的色溫,像是清晨時候的光線明亮、清晰,在 4000K 的色溫下 Ra 為 98.1,在這個光線下物體顏色更加飽和且清晰,自然光的顏色平衡也很舒服,適合用來長時間閱讀書籍或處理工作。

 

▼ 4000K 色溫下 Ra 值為 98.1

 

▼ 自然光物體顏色(左) V.S. 4000K 色溫物體實拍(右)

 

  • 5000K 色溫(日光)
    5000K 色溫接近一般晴天時的太陽光線,明亮但又不會過於刺眼,在白光當中加入了些微的黃光,塔塔實際使用起來也不會覺得眼睛很不舒服,適合需要提高專注度的情境使用,在 5000K 色溫中 Ra 為 97.4,光譜中可以看到藍光峰值提高了不少,黃光峰值起伏不大,偏冷的色調更能讓使用者專心。

 

▼ 5000K 色溫下 Ra 值為 97.4

 

▼ 自然光物體顏色(左) V.S. 5000K 色溫物體實拍(右)

 

  • 6500K 色溫(冷白光)
    6500K 色溫與 5000K 色溫最大的差異在於,6500K的色溫當中帶了較多的藍光,而 5000K 加入了黃光的元素稍微不刺眼一點,6500K 的色溫適合使用在辦公室或是工作等需要高度專注的時候使用;6500K 色溫 Ra 為 97,同樣擁有高演色性,為工作者提供精準、真實的色彩。

 

▼ 6500K 色溫下 Ra 值為 97

 

▼ 自然光物體顏色(左) V.S. 6500K 色溫物體實拍(右)

 

▉ 光源集中度

除了照度與演色性以外,光源集中度也非常重要,光源如果過於分散的話容易會出現多個影子,在這種情形下會容易造成頭暈的問題,而光源集中度用肉眼就有辦法清楚的分辨出來!塔塔實際拿了原子筆進行測試,並用手機的手電筒燈光進行比較,以下是光源集中度實測條件:

  1. 場地:室內
  2. 光源位置:位於物品的左側
  3. 光源亮度與色溫:100% 亮度 4000K 色溫(自然光)
  4. 測試高度:約 20cm
  5. 測試光源:R9 檯燈、手機手電筒

(備註:不同測試儀器、方法與環境,測試數值會有所差異)

 

  • R9 檯燈
    首先來看 R9 檯燈的光源集中度測試結果,在第一次測試的時候,因為兩邊燈具是無法完全併攏,出現了兩邊光源的狀況,所以原子筆的下方會出現兩道較明顯的陰影,但影子到中後段就開始有點散了,越靠近手邊也出現了明顯的紋路,塔塔看起像是因為檯燈的防眩光面板造成的紋路。

 

▼ 因為有兩處光源所以有兩道影子

 

  • 塔塔後來嘗試將燈具轉換成只有單一光源的方式,原子筆的影子也變回正常的一個影子狀態了,只是影子還是有點散開,後方的紋路也還是會有,畢竟面板上的紋路也無法調整。

 

▼ 將燈具轉為單一光源後影子變回正常數量

 

  • 手機手電筒
    接下來塔塔將光源換成了手機的手電筒,測試的高度也與檯燈的高度相近,可以看到原子筆的影子較檯燈的光源來說更清晰,顏色也更深,影子集中度較檯燈來的好。
    不過手機本身的光源是做成點光源,具有聚焦的效果,而 R9 檯燈主要的功能是為了閱讀、工作使用,所以是面光源,本身的光源就會比較散,在集中度不如手機手電筒是可以理解的。

 

▼ 手機手電筒下的影子較明顯

 

▉ 燈源頻閃問題

相信大家多少遇過拿手機錄影、拍攝電視或其它 3C 產品,有時候都會出現一條一條的班馬紋(頻閃示意影片), 那就是燈光造成的影響,雖然肉眼看不到燈光的閃爍,但會間接造成眼睛不適及疲勞問題,這類可以調節燈光的檯燈最擔心會出現頻閃的問題,我們透過手機可以捕捉到頻閃的瞬間,知道是否有頻閃的問題,以下是頻閃測試拍攝條件:

  1. 場地:室內
  2. 使用手機型號:iPhone 12 Pro Max
  3. 燈光強度調節方式:無段式調節

 

不管是在調整色溫還是亮度的測試上,R9 檯燈都有非常好的表現,沒有頻閃的問題,調節的時候速度也不會過快,讓人出現頭暈的問題,觸控調節反應靈敏,不會有按了沒反應的問題,在調光的流暢性上來說,塔塔覺得非常不錯,體驗上是沒有大問題的。

 

▼ R9 檯燈亮度頻閃測試影片

 

▼ R9 檯燈色溫頻閃測試影片

 

總結、優缺點分析!推薦購買嗎?

以上就是 R9 檯燈的介紹啦!以下幫大家整理出 R9 檯燈的優缺點:

▉ 優點

  • 高演色性(Ra>97),提供最還原色彩
  • 高流明低眩光,提供眼睛舒適體驗
  • 檯燈角度變化多樣,光源照射角度廣
  • 底座為 G 型夾,不佔桌面空間
  • 直覺式觸控面板,輕輕一碰就有反應
  • 5 段色溫與燈光可調節

 

▉ 缺點

  • 光源集中度還有進步空間
  • 無法使用在太厚的桌子上

 

用了 R9 檯燈一段時間後,塔塔感受到最明顯還是它高演色性與多角度可調整的特點,當塔塔用 R9 檯燈進行拍攝與查看相片的時候,物品呈現出來的顏色是接近自然光下的顏色,以往如果在普通日光燈下,物品顏色多少有點色差,但是使用了 R9  檯燈之後,色差的問題消失了,而且照明的範圍又更廣了!無論是在哪個方向都能照得到。

R9 檯燈的色溫中,塔塔個人最喜歡用 4000K 的色溫,在這個色溫下既能保有一定的專注,但又不會有太多的藍光對眼睛造成不適,長時間在檯燈底下做事,發生眼睛酸澀與頭暈的頻率也降低很多。

 

▉ 推薦購買嗎?

整體來說,如果是跟塔塔一樣會在意物體顏色的精準度、還原度的人,塔塔個人會推薦購買,在演色性的部分確實表現得很不錯,不會因為色溫不同而出現了嚴重的色偏問題;如果是正在為家中的孩童尋找檯燈的家長們,也可以將 R9 檯燈納入考慮清單,高照度低眩光的特性再加上不易產生陰影的光源,替家長們顧好小孩的視力健康。

R9 檯燈正在 MYFEEL 平台上獨家推出!現在還有超早鳥優惠價 $2,800 元(原價 $4,100)!一台好的檯燈的重要相信大家都知道,下方附上 R9 檯燈的購買連結,有興趣的大家千萬不能錯過呀!

 

 

(本篇評測為廣編稿)

標籤:
相關文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給一個讚吧~^^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