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線】傳輸線是什麼?怎麼看?Type C 手機快充線材推薦

2025-02-27
By 瓦特
有時候挑選傳輸線總是件令人心煩的事情,到底該如何挑選,既省錢,又能滿足需求呢?
本篇瓦特將一一說明,並推薦 10 款不錯的傳輸線給大家。

該如何挑選傳輸線?大概有不少人都碰過這問題,明明買了一條與智慧手機連接口相符的傳輸線,卻不知為何完全無法啟動快充,或是買了沒多久後就損壞,白白浪費錢;到底傳輸線與充電線到底要怎樣挑選,才能省錢,又符合自己的預期呢?

這裡瓦特將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簡單分享一些挑選傳輸線的技巧,並推薦幾款 USB 傳輸線給大家。

 

挑選前的觀念釐清

要選對傳輸線,瓦特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搞清楚使用者自己的需求,有不少人購買傳輸線前,都沒有仔細思考自己到底要的傳輸線是怎樣?只是單純找一個連接埠正確的、看起來似乎能用、價格也能接受的傳輸線就買了,而這樣的思考模式,正是造就買不到適合傳輸線的罪魁禍首。

在介紹挑選技巧前,有幾項瓦特發現常見的錯誤觀念要先跟讀者明說明。

 

▉ 傳輸線不是能插入想要用的電子產品就好

有不少人,尤其是對於電子產品較不熟悉的長輩常常會這樣想:「都是線,能插進去、有在充電就好了啦!」

確實傳輸線能不能連接想要的電子設備最重要的挑選因素,但並非能連接你要的設備的傳輸線就是好的傳輸線;若只以連接埠(連接端)與價格作挑選依據,那很容易發生一種狀況就是買到「一條廉價,但只能基本充電與基本傳輸的線」,你的智慧手機與充電器可能具備快充或更快的傳輸速度,但由於傳輸線挑規格不夠支援,導致這些使用者原先應有的享受通通化為烏有。

 

▉ 傳輸線 ≠ 充電線

雖然現今絕大多數的智慧型行動裝置的傳輸線與充電線都可同時兼具充電、傳輸資料等功能;但瓦特建議仍是不要把傳輸線與充電線兩者混為一談,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 原因一、雖然少見,但舊型的充電線中仍是有只可充電,不可傳輸資料的存在
  • 原因二、區分清楚是為了建立更明確的購買目標,到底我買這條線是為了以「快速充電」為目的,還是以「快速傳輸資料」,不將兩者輕易混淆,才可安排好各項需求的優先順序。

 

▉ 不是所有 Type – C 傳輸線都具有相同規格的功能

通常當使用者想將資料進行高速傳輸或是為行動裝置進行快電時,多數狀況都會使用 USB Type – C 傳輸線。這裡必須提醒大家並非所有  Type – C 傳輸線都擁有強大的傳輸速度與快充能力,它們之中有些只是剛好只是外部長相是 Type – C,但內在的規格卻完全不同,比如說 USB 介面規格僅 USB 2.0,傳輸速度根本沒有 USB 3.0 的 5Gbp 的高速傳輸速度或是最高可負擔電流無法到 3A,無法支援快充。

 

▼ 並非所有 Type – C 傳輸線都能 100% 完成你的目的(示意圖)

圖源:flickr

 

挑選 USB 傳輸線有哪些技巧?

挑選傳輸線時,你可以根據以下幾種需求做為判斷,並挑選適合的傳輸線。

 

▉ 搭配的電子產品,支援哪種連接埠?

這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如果傳輸線無法支援搭配的電子設備,那根本毫無意義。

以最常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來說,蘋果的 iPhone 5 後續機種以 Lightning 為連接埠,不過在 iPhone 15 以後的機種已經全面改為使用 Type-C;而 Android 手機較新的型號多使用 Type – C、較舊的則為 USB Micro-B,不過這類型的手機也越來越少見了。

至於筆電、Switch 等電子設備,較新型的電子設備多以 Type – C 為主,另外蘋果 iPad Pro、Macbook、及其他筆電品牌也會搭配 Thunderbolt 3 / 4。

關於這些連接埠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以及了解如何明確的區分彼此,瓦特曾撰寫相關文章,建議點擊下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傳輸線 教學】USB 規格看不懂?插錯線?常見連接埠統整懶人包 Lightning/Type-C/Thunderbolt 3

 

▼ Lightning(左)與 Type – C(右),兩者容易混淆

圖源:9to5mac

 

▉ 我想要多快的傳輸速度?

如果你以「傳輸資料」為目的,想要擁有快速的傳輸速度,那你一定要注意 USB 傳輸線的 USB 介面規格

USB 傳輸線傳輸速度有多快,最大的取決因素就在於「USB 介面規格」,關於各項 USB 介面規格可參考下表:

▼ USB 介面規範

USB 介面版本 最高傳輸速度 相關說明
USB 1.0 1.5 Mbps 目前已較少見
USB 2.0 480 Mbps 應用範圍廣,早期的數位設備的 USB 接頭幾乎為此規範,包含電腦的 Type-A、印表機的 Type-B 以及舊型手機的 Micro-B 等
USB 3.2 Gen 1
(舊名 USB 3.0、USB 3.1 Gen1)
5 Gbps 應用範圍廣,傳輸速度約為 USB 2.0 3~5倍,常見於電腦的 Type-A、 外接式硬碟的 Micro-B 等
USB 3.2 Gen 2
(舊名 USB 3.1 Gen 2)
10 Gbps 供電量最高可達 100W,新增 Type-C 連接埠介面
USB 3.2 Gen 2×2
(舊名 USB 3.2)
20 Gbps USB 3.2 Gen 2 改良版,傳輸速度提升兩倍,僅有 Type-C 連接埠
USB 4.0 40 Gbps 2019 年發佈的最新規格,僅有 Type-C 連接埠

 

如果你想要傳輸速度較快的傳輸線,建議至少挑選 USB 3.2 Gen 1 (舊稱 USB 3.0)的傳輸線,至於如何判斷 USB 介面規格則必須詳細閱讀產品的規格表才可知曉,無法單純傳輸線外觀判斷

 

▉ 我想要多快的充電速度?

如果你以「快速充電」為目的,那你就必須注意你想買的傳輸線是否「支援設備的快充規格」;而目前常見的快充規格有以下 4 種。

  • 高通 Qualcomm Quick Charge ( QC ):目前市面上的 Android 手機多數內建支援 QC 快充(華為、OPPO 等部分品牌例外),其中又分為 QC5、QC4+、QC4.0、QC3.0、QC2.0 ,而 QC4、QC4+ 與 QC5 快充技術則可以跟 PD3.0 快充技術相容,除了可支援裝置不同外,各 QC 規格可支援的最大充電瓦數也不同。

 

▼ 各 QC 快充電流輸出與功率

快充技術 輸出 最大輸出功率
QC 2.0 固定電壓:5V、9V、12V  / 最大電流:3A 24W
QC 3.0 採用浮動電壓:3.6~20V / 最大電流:4.6A 36W
QC 4.0 採用浮動電壓:3.6~20V / 最大電流:5.6A 100W
QC 4+ 採用浮動電壓:3.6~20V / 最大電流:5.6A 100W
QC 5 採用浮動電壓:3.3V~20V / 最大電流:5A 100W+

 

  • USB Power Delivery( USB-PD ):相比於 QC 技術,雖然 PD 快充技術的市佔率並非最大,但可支援的裝置數量也不少, PD 快充技術為蘋果旗下多數產品使用的快充規格, 比如:iPhone 8 後續機種、iPad 與 MacBook ,皆僅支援 USB-PD 快充,不支援高通 QC 快充技術。

 

▼ USB-PD 快充功率規格

快充技術 最大輸出 最高功率
USB-PD 1.0 5V / 2A 10W
USB-PD 2.0 20V / 5A 100W
USB-PD 3.0
(支援 QC 4 後快充技術)
20V / 5A 100W
(動態調整功率)
*USB-PD 3.1
(支援 QC 4 後快充技術)
20V / 5A、48V / 5A 100W / 240W

(*USB-PD 3.1 快充功率補充:PD 3.1 將功率劃為標準功率以及擴展功率兩種範圍,標準功率最大輸出仍然是 100W,而擴展功率最高可達到 240W。)

 

  • SuperCharge:華為智慧型裝置專用的快充技術。
  • SuperVOOC:OPPO、Realme 智慧型裝置專用的快充技術。
  • HyperCharge:小米智慧裝置專用的快充技術。

上述除了 QC 與 PD兩種快充技術可以不分品牌、裝置支援快充外,其餘都是各家品牌所推出的自有快充技術,如果手機是華為、OPPO、Realme、小米等品牌的用戶,購買時請注意傳輸線是否支援該品牌的快充技術喔!

 

而除了快充規格要注意外,傳輸線本身可容納的「最大電流量」也要看清楚,以 micro USB 線來說,只要支援高於 2.4A 的電流,即可稱為快充線;但若為 Type-C 線的話,則要支援到 3A 或 5A 才可歸類為快充線,判斷方式也必須詳細閱讀產品的規格表才可知曉。

相關文章:【快充 挑選攻略】快充頭如何選?推薦這10款快充充電器都通用!QC/PD/Switch/筆電/PTT推薦

 

▼快充的必備條件

圖源:自製;素材來源:freepik

 

▉ 我的使用習慣,需要多長?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東西越大越好,所以傳輸線越長也越好。」其實這也是個錯誤的思考模式,當你挑選傳輸線時,應以「適當的長度」為主。

若挑選的傳輸線過長,可能會有以下 3 點問題:

  1. 過長的傳輸線,可能會使攜帶上不好收拾,並更容易造成打結的狀況。
  2. 較長的傳輸線使用上容易意外拉扯,導致傳輸線損毀。
  3. 根據研究,若有兩條直徑與電線材質相同的傳輸線,彼此間僅有長度不同,那其中傳輸線長度較長的一條,其受到的電阻越會較大,充電效率也會明顯比較短的充電線差。

 

▼ 當你為你的三星 Galaxy Note 2 充電時, 12 寸長(30公分)的傳輸線可提供 1.02 A;而 72 寸長(180公分)為 0.46 A,這之間的差異就是因為線材有線抗導致充電電流下降

圖源:Dignited

 

選擇傳輸線時,我們可以將長度分為三種區間:「50cm 以下」「100cm 左右」「200cm 以上」,這三種長度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使用習慣,適用於不同類型的使用者。

  • 50cm 以下:如果習慣一手同時抓住手機與行動電源,或是想隨身攜帶傳輸線,建議使用長度 50cm 以下的傳輸線,節省空間、方便攜帶外,也能避免傳輸線纏繞的問題。

  • 100cm 左右:如果你常常連接電腦傳輸資料或是居家室內桌上充電,那 50cm 可能會不夠用,這時候會建議使用 100cm 長度的傳輸線,使用上能更加靈活,線材整理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困擾。

  • 200cm 以上: 如果你是屬於睡前躺在床上仍會繼續使用手機的族群,為了可以更方便充電,傳輸線的長度要足以連結插座與床間的距離,這時就會建議你挑選 200cm 以上長度的傳輸線。如此一來,不會因長度不夠的問題而被迫改變床上的操作姿勢。

 

▉ 怎樣的材質較為耐用?

當使用傳輸線時,尤其是同時將它作為充電線使用的用戶,可能常碰到幾種煩惱,比如說:「為什麼我電線用不到半年就線材外露?」或者「為什麼傳輸線那麼快就出現損毀或斷裂的問題?」

本質上來說,傳輸線仍是屬於一種消耗品,不少人可能會因為高估傳輸線的耐久程度(尤其是使用薄橡膠材質包覆的傳輸線),使用上常出現一些容易造成損毀行為,比如:在長度緊繃的情況下邊充電邊躺在床上使用手機等等,這些行為容易加速接口損毀或造成包覆材質裂開。為了減少更換傳輸線次數與節省的開銷,建議挑選線材時應以尼龍或金屬編織線為優先挑選對象,可有效減少斷線的風險。

另外,不少款式的傳輸線在出廠前,會進行數千至數萬次的彎曲檢測,確認其耐用程度,廠商是否有進行彎曲檢測也是不錯的參考依據。

 

▼ 尼龍編織傳輸線

圖源:9to5mac

 

▉ 「USB-IF」認證

最後一點就是傳輸線是否安全、效能是否有保障,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看看它有沒有通過「USB-IF」認證,若該傳輸線有通過認證,包裝上通常會標示「SuperSpeed USB」或「SuperSpeed+ USB」,在安全與效能上較有保障。

不過有「USB-IF」認證的傳輸線,通常為了取得相關認證,成本通常也較高,售價也會跟著提升;如果預算不充足的情況下,購買沒有認證的傳輸線也並非不可,效能上也不一定比有「USB-IF」認證的傳輸線差,只是缺少了一層保障。

 

接下來瓦特會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推薦幾款不錯的傳輸線給大家!

 

2025 傳輸線推薦

▉ Lightning 傳輸線

使用 iPhone、iPad 等蘋果智慧裝置,假設你不買轉接頭,那挑選上就必須使用配有 Lightning 連接埠的傳輸線,不過蘋果在 iPhone 15 以後的機型開始全面改用 Type-C 連接口,如果手機還是 Lightning 的連接埠的話,建議趁現在還沒完全淘汰之前先購買 Lightninig 的線材預備,或是考慮購買轉接頭使用。

 

1. 【Apple 原廠】 Type-C 對 Lightning 連接線

要為 iPhone、iPad 挑選傳輸線,從安全性、效能來來看,沒有什麼是比原廠更令人安心的;不但耐用度佳, 還可搭配 Apple 18W、20W、29W、30W、61W、87W 或 96W USB-C 電源轉接器,能為各項蘋果產品充電,其中部分的 iPhone 與 iPad 機型還支援快速充電功能。不過唯一可惜的地方是,蘋果官方的傳輸線價格不便宜,長度 1m 的就要 NT$ 590。

 

▉ 產品規格

  • 連接埠:Lightning to Type – C
  • 長度:1m、2m
  • 傳輸速度:未標示
  • 快充支援:PD 3.0
  • 保固:1 年
  • 價格:NT$ 590(1m)、NT$ 990(2m)

購買網址:智慧手機傳輸/充電線 【 Apple 】 USB-C 對 Lightning 連接線

 

▼ Apple 原廠 USB-C 對 Lightning 連接線

圖源:蘋果官網

 

2. 【ANKER】 PowerLine+ III USB-C to Lightning 傳輸充電線

Anker 推出傳輸線向來備受好評,不但通過蘋果 MFi 認證,部分款式甚至還比原廠傳輸線更加耐用,而這款 ANKER PowerLine+ III USB-C to Lightning 傳輸充電線正是其中之一,它採用雙向尼龍編織技術,耐磨又不易打結並通過 35,000 次的彎曲測試,使用上較不用擔心損壞,適合想長久使用的用戶。

在傳輸與快充方面,傳輸速度每秒 480Mbps,並兼具 18W 以上的快速充電輸出,效能也面面俱到;唯一的缺點可以說是價格較為昂貴,售價為 NT$ 890。

 

▉ 產品規格

  • 連接埠:Type-C to Lightning
  • 長度:1.8m
  • 傳輸速度:480Mbps
  • 快充支援:PD(18W)
  • 保固:最高 2 年
  • 價格:NT$ 890

購買網址:智慧手機傳輸/充電線 【ANKER】 PowerLine+ III USB-C to Lightning 傳輸充電線

 

▼ ANKER PowerLine+ III USB-C to Lightning 傳輸充電線

圖源:Anker 官網

 

3. 【Baseus 倍思】 Type-C to Lightning 快充數據線 20W

如果你預算較為緊湊,對於沒有通過 MFi 認證以及耐用度較不介意,想挑個功能性不錯且便宜的 Type-C to Lightning 傳輸線,則可以考慮倍思的 20W 晶耀系列編織快充數據線。

由於線材上採用編織線,耐用度上仍有一定品質,傳輸資料速度也為 480Mbps 並支援 20W PD 快充,功能上也十分齊全,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1.2m 長的傳輸線只要 NT$299 即可購買到。

 

▉ 產品規格

  • 連接埠:Type-C to Lightning
  • 長度:1.2m、2m
  • 傳輸速度:480Mbps
  • 快充支援:PD(20W)
  • 保固:-
  • 價格:NT$ 299(1.2m)、NT$ 390(2m)

購買網址:智慧手機傳輸/充電線 【Baseus 倍思】Type-C to Lightning 快充數據線 20W

 

▼ 20W 晶耀系列編織快充數據線

圖源:倍思官網

 

▉ Type-C 傳輸線

不管是 Android 手機、 iPhone 15 以後機型還是電腦裝置的用戶,現在都配有 Type-C 連接埠,可以直接選擇「Type-C to Type-C」或是「Type-C to Type-A」的傳輸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使用的裝置進行挑選。

 

1. 【PX 大通】UAC3X-1B Type-C 傳輸線

大通電子為台灣在地化 50 多年的品牌,UAC3X-1B Type-C 傳輸線採用「Type-C to Type-A」連接埠,適用各種 USB Type-C 手機連接桌電、筆電、充電器等等,採用鍍金接頭,不易氧化,且通過 10,000 耐拔插測試,整體耐用度高。

傳輸速度與快充上表現良好,USB 介面規格為 USB 3.2 Gen 1(舊稱 USB 3.1 Gen 1),傳輸速度高達 5 Gbps,充電方面最大可支援 9V 以及 5V/3A 的規格;此外還通過 RoHS 檢驗,線材無毒又環保。

 

▉ 產品規格

  • 連接埠:Type – A to Type – C
  • 長度:1m
  • 傳輸速度:10 Gbps
  • 充電支援:5V/3A
  • 保固:1 年
  • 價格:NT$ 319

購買網址:智慧手機傳輸/充電線 【PX 大通】ECA3-100B Type – C 傳輸線

 

▼ ECA3-100B Type – C 傳輸線

圖源:PX 大通官網

 

2. 【Opro9】Type-C to Type-C Gen2 高速傳輸快充線

Opro9 也為台灣品牌,Gen2 高速傳輸快充線採用「Type-C to Type-C」連接埠,適用在各種擁有 Type-C 連接埠的裝置上,無論是手機連接桌電、筆電、充電器都可以,線材採用耐用的尼龍編織線,除了耐用度高外,使用上也較不易纏繞、打結。

傳輸速度與快充上同樣表現良好,USB 介面規格為 USB 3.2 Gen 2,傳輸速度高達 10 Gbps,充電方面內建 E-Maker 辨別晶片,最高支援 20V/5A 快充功率,同時也支援 4K 60Hz 的影像輸出。

 

▉ 產品規格

  • 連接埠:Type-C to Type-C
  • 長度:1m
  • 傳輸速度:10 Gbps
  • 充電支援:20V/5A
  • 保固:1 年
  • 價格:NT$ 388

購買網址:智慧手機傳輸/充電線 【Opro9】Type-C to Type-C Gen2 高速傳輸快充線

 

▼ Opro9 Type-C to Type-C Gen2 高速傳輸快充線

圖源:Opro9 官網

 

3. 【Anker】 PowerLine+ III Type-C to Type-C 2.0 傳輸充電線

Anker 傳輸線的耐用性向來不錯,具有極高的柔軟度與韌性,可抵抗暴力彎折35,000 次以上的測試,並承受 80Kg 的重量;快充方面則支援 PD 快充協議,最高可以 60W 為 MacBook 等產品進行快充(Macbook Pro 15.4 吋 2.5 小時可充滿),同時也可為支援 PD 3.0 快充協議的 Android 手機進行充電;不過傳輸資料較弱些,為每秒 480Mbps。

 

▉ 產品規格

  • 連接埠:Type-C to Type-C
  • 長度:0.9 m
  • 傳輸速度:480Mbps
  • 快充支援:PD 3.0 快充協議
  • 保固:1 年
  • 價格:NT$ 490

購買網址:智慧手機傳輸/充電線 【Anker】 PowerLine+ III Type-C to Type-C 2.0 傳輸充電線

 

▼ PowerLine+ III USB-C to USB-C 2.0 傳輸充電線

圖源:Anker 官網

 

瓦特提醒

挑選傳輸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有時候你只是想挑選個可以為手機進行快充與傳輸資料服務,且有一定的保障的傳輸線,那簡單一點直接挑選該品牌的原廠線也是一個辦法喔!但絕對不要購買來路不明,夜市廠牌的傳輸線喔!

 

 

首圖來源:Unsplash

相關文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給一個讚吧~^^
複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