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機殼,是用來容納 CPU、顯卡和主機板等電腦零件的外殼,許多人對於機殼的印象就是「好看最重要」,但其實機殼要挑對,電腦在長時間使用時才會更穩定、更耐用!
LINA 今天將會介紹「電腦機殼」是什麼,它在主機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我們該如何多少價位、哪種尺寸以及哪種設計的機殼,最後文末也會附上挑選機殼的懶人包以及推薦的 5 款機殼,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目中最完美的機殼~
▼ 一個好機殼除了外表好看,還要有優秀的散熱能力
來源:PC World
目錄
Ⅰ. 機殼的重要性
提到機殼時,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都是它的外表,像是它的外殼是什麼顏色、有沒有 RGB 燈光或是側邊有沒有透明側板等等。不過,一個機殼的用處不僅僅是作為一台電腦主機的門面,其實它還決定了一台電腦的耐用度、穩定性、擴充性,以及最重要的散熱能力。
和電源供應器一樣,機殼的好壞並不會影響電腦的整體規格,所以許多人會抱著「有就好」的心態隨便買一個機殼來用。但機殼買太爛的話,「碰主機時會被電到」都還算小問題,最怕的是機殼散熱能力太差,無法有效排出內部的廢熱導致電腦零件長期處在過熱的狀態下,過熱不僅會讓電腦零件的效能下降,還可能因此直接燒壞零件。
所以,奉勸大家挑選機殼時千萬不要隨便亂買,別為了省那一兩千塊賠掉一兩萬的電腦零件啊~
▉ 該選擇多少價位的機殼?
機殼從 NT$1,000 以內到破萬的都有,要是真的不曉得該買哪種價位的機殼,根據目前市面上的機殼價位、散熱能力和電腦的整體功耗來看,LINA 建議可以抓「總預算的 5~10%」來決定自己的機殼的價位區間。舉例而言,如果預算是 NT$25,000 的話,那就可以選擇 NT$1,250~2,500 的機殼;預算是 NT$40,000 的話,那就可以買 NT$2,000~4,000 的機殼。
預算和電腦零件的規格息息相關,當預算越高、選擇的電腦零件越高階時,電腦零件(特別是顯卡)的耗電量就會更兇、產生的廢熱也會越多,這種情況下機殼的散熱能力勢必要有一定的水準才足以排出主機產生的廢熱。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買個貴一點、好一點的機殼至少能確保它會有更好的用料、更優秀的散熱能力。另外就是當主機需要維修或更換零件時,好機殼的拆裝機難易度也會比較低。
▉ 常見的機殼品牌
市面上的機殼品牌非常多,屬於台灣國產品牌的就有華碩(ASUS)、微星(MSI)、酷碼(Cooler Master)、君主(Montech)、曜越(Thermaltake)、全漢(FSP)、銀欣(SilverStone)、視博通(Superchannel)和聯力(LIAN LI),其他還有美國的安鈦克(Antec)和德國的 Be Quiet、旋剛(Sharkoon)等等。
跟其他電腦零件一樣,挑選機殼時建議從上述那些大品牌裡進行挑選,至少它們的機殼在用料和散熱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水準,在產品保護或後續維修時也比較有保障。
Ⅱ. 開始挑選機殼
A. 機殼的四種尺寸
機殼和主機板相同,分成四種尺寸:全塔式機殼(E-TX)、中塔式機殼(ATX)、低塔/小塔機殼(M-ATX 或 Micro-ATX)和迷你機殼(mITX 或 Mini-ITX)。和主機板不一樣的是,因為機殼在尺寸方面並沒有絕對的規範,就算是同為全塔式的機殼,它們的長寬高也會根據品牌和設計而略有不同。
▼ 由左到右分別是迷你機殼、低塔/小塔機殼、中塔機殼和全塔機殼
來源:CG Director
通常而言,機殼尺寸越大,就代表它內部有越多空間可以用來散熱、整線、安裝更多零件等,因此相較小尺寸的機殼,大尺寸的機殼通常會擁有以下幾個優點:
- 散熱能力更好
- 整線較方便
- 未來有多餘空間可以擴充零件
- 空間大組裝時比較好組
- 故障時檢測零件更方便
大尺寸的機殼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會比小尺寸的機殼更佔空間,這也是許多人不喜歡選擇大尺寸機殼的原因。不過,綜合價格、散熱能力、擴充性、耐用度和電腦零件的大小等因素進行考量,通常都會建議購買「中塔式機殼(ATX)」,它同時也是市面上最常見、最多人使用的機殼尺寸。另一個重點是,畢竟每個電腦零件也都有一定的大小,就算硬買小機殼回來,電腦零件裝不進去也是白搭啊~
當然,如果組的是一台文書機,那也不是不能購買低塔或迷你機殼,畢竟文書機的電腦零件偏小、發熱量也不像中高階電腦(特別是有安裝獨顯的)那麼可怕,小機殼還是可以應付的。
B. 機殼內的空間是否夠安裝零件
不論是機殼或其他的電腦零件,它們在尺寸方面都沒有硬性規定。雖然大部分機殼都支援比較常見的電腦零件尺寸,但有時運氣不好,一不注意還是出現「電腦零件和機殼不相容」的悲劇。
因此,挑選機殼時一定要記得到機殼的規格中看看電腦零件裝不裝下,特別是購買小機殼的時候!而在所有電腦零件裡面,比較容易有問題的可能是主機板、顯示卡、電源供應器、塔型散熱器(塔散/塔扇)和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這幾個。
▉ 1. 主機板
主機板也有分成特大板(E-TX)、大板(ATX)、小板(M-ATX 或 Micro-ATX)和迷你板(mITX 或 Mini-ITX)這四種尺寸,大尺寸的機殼可以安裝大板和小板,小尺寸的機殼只能裝小板。
主機板的四種尺寸:
- 特大板(E-TX):30×27cm
- 大板(ATX):30×24cm
- 小板(M-ATX 或 Micro-ATX):24×24cm
- 迷你板(mITX 或 Mini-ITX):17×17cm
▼ 主機板的四種尺寸
▉ 2. 顯示卡(顯卡)
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顯卡長度都不太一樣,市面上常見的顯卡長度約為 24~32cm,挑機殼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到顯卡和機殼的官網規格去看顯卡的長度以及機殼預留的「顯卡安裝空間」,夠不夠安裝自己的顯卡。
▼ 左圖的顯卡長度為 33.7cm,因此無法安裝在右圖的機殼裡(只支援到 31.8cm)
▉ 3. 電源供應器
市面上常見的電源供應器長度約為 14~16cm,為了避免出現誤差,最好到機殼和電供的官網規格交叉確認「機殼能安裝的電供長度」和「電供的長度」,以防萬一。
▼ 左圖的電供長度為 16cm,因此可以安裝在右圖的機殼裡(支援到 18cm)
來源:be quite 官方、君主官方
▉ 4. 塔型散熱器(塔散/塔扇)
塔散是 CPU 散熱器的一種,相較原廠的下吹式散熱器,塔散擁有大量的金屬鰭片,能將 CPU 的熱能快速對流到金屬鰭片上,再透過散熱風扇將鰭片上的熱能排到機殼外。
大部分的機殼都有支援到 16~17cm 左右的塔散長度,要是塔散超過 16cm 的話就要特別注意機殼預留的「塔散安裝空間」,不然塔散太長了的話會直接導致側板蓋不上去喔。
▼ 左圖的塔散長度為 15.7cm,因此可以安裝在右圖的機殼裡(支援到 16.3cm)
▉ 5.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AIO 水冷)
想要在機殼頂部安裝一體式水冷的話,建議挑選「頂端有挑高空間」的機殼,避免一體式水冷的水冷排卡到主機板、記憶體或風扇的位置。
補充:什麼是水冷?
在桌上型電腦中,共有「空冷式(或稱氣冷式)」和「水冷式」這兩種散熱方式,前者是透過散熱風扇所帶動的氣流來幫主機散熱,後者則是透過「水循環」來帶走主機裡的廢熱。
由於水的比熱是空氣的四倍,因此水冷式的散熱效率會比氣冷式更好。相對的,水冷式的價錢也更貴,所以目前主機的散熱方式仍然以「氣冷式」為主流。
▼ 機殼的官網規格中都會標示支援的水冷尺寸
來源:君主官方
C. 機殼的散熱設計:一定要有前後風扇
想要 100% 發揮電腦的效能,並且讓電腦用得更久的話,那在購買機殼時一定不能忽視機殼本身的「散熱設計」。電腦在運轉時會產生大量的廢熱,要想排出這些廢熱,就得依靠電腦本身的開口設計以及能夠推動氣流的風扇才行。
想要知道一款機殼的散熱設計如何,最主要就是兩點:機殼的開口設計,以及散熱風扇的數量和位置。
不管是哪一款機殼,第一個看的一定是「它有沒有後風扇 & 後方開口設計」。有了後風扇和後方開口後,機殼內部才能夠形成負壓差(機殼的進氣量<出氣量,因此機殼內部壓力較低),有效排出內部的熱空氣。
第二個可以看看「前風扇 & 前半部的開口設計」,前風扇主要負責吸入冷空氣,搭配後風扇就能讓機殼內部形成一個完整的風道。當前風扇的數量增加時,吸進機殼的冷空氣就會越多、風流越大,電腦零件的降溫速度也會越快。
除了前後風扇以及前後方的開口設計外,有的機殼還在會機殼正上方預留可加裝風扇的空間和對應的開口設計,讓用戶決定要不要加裝風扇提升機殼的散熱能力;就算用戶最後決定不加裝風扇,機殼頂端的開口設計也有助於機殼內的熱空氣排出,加快機殼的排氣速度。
▼ 除了前後風扇,有的機殼還可以在頂端加裝風扇來幫助散熱
來源:MSI 官方
不過,散熱風扇也不是越多越好!主機的風扇數量越多,就代表它更容易吸入大量的灰塵,同時風扇運轉時的噪音也會越大。因此 LINA 建議,風扇的數量和噪音程度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取捨,看是想要散熱好一點,還是想要主機安靜一點。
為了在散熱和噪音之間取得平衡,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散熱風扇配置以「兩個前風扇+一個後風扇」最為常見,它不僅可以確保機殼能夠擁有基本的散熱能力,同時也避免主機運轉時因為風扇產生的噪音吵到天怒人怨。
▼ 「兩個前風扇+一個後風扇」是最常見的風扇配置
來源:君主官方
D. 機殼的防塵設計
有時候在看機殼的相關敘述時,總會看到「負壓差」和「正壓差」這兩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當機殼只有一個後風扇時,由於機殼的「進氣量<出氣量」,導致機殼內部的空氣壓力比機殼外更低,就會形成所謂的「負壓差」;當機殼有兩個或以上的前風扇+一個後風扇時,這時機殼的「進氣量>出氣量」,因為機殼內部的空氣壓力比機殼外還高,就會形成「正壓差」。
要注意的是,負壓差和正壓差在「散熱能力」上並沒有什麼差別,它們主要是差在「灰塵累積的位置」!
當機殼為負壓差時,機殼內部的任何縫隙都有可能成為空氣的出風口,久了之後空氣中的灰塵就在累積在這些縫隙中,非常非常難清理。
當機殼為正壓差時,空氣主要是從機殼的前方的開口設計進入機殼內部,因此灰塵主要是堆積在機殼外部的開口設計。這時只需要在開口設計上搭配防塵濾網或是磁吸式的防塵網,就能有效阻擋灰塵進入機殼內部,在清潔時也會更加方便。
因此,在挑選機殼時,建議挑選「正壓差(也就是多個前風扇+後風扇)且前方開口有防塵設計」的機殼,這樣才能避免灰塵進入機殼,同時降低清理機殼時的難易度喔!
▼ 有的機殼會採用「磁吸式」的防塵網,清潔時就能快速拆裝
來源:君主官方
E. 在選機殼時可以考量的其他條件
除了最重要的尺寸、散熱能力和防塵設計外,LINA 還列出了幾個在挑選機殼時可以一併考量進去的其他條件,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參考看看:
- 要不要 RGB 燈光
- 要不要透明側板(*註)
- 機殼的顏色
機殼顏色以黑和白佔大宗,但也有機殼有出藍色、橘色、紫色等特殊色 - 機殼前面板的 I/O 介面
USB 孔給幾個、有沒有 USB-C 孔、有沒有重開機鍵等等 - 需不需要靜音機殼
機殼內部有吸音棉來降低電腦的噪音,但只是比較安靜,無法完全靜音 - 機殼的走線設計
如果機殼的走線孔和走線空間給的夠多,機殼內部看起來就會更簡潔 - 3.5 吋 HDD 的槽位夠不夠
現在越來越多人改用 SSD,不少機殼只會給 2、3 個 HDD 槽位 - 有沒有光碟機的安裝空間
現在大部分的主機都不支援安裝光碟機了,有安裝光碟機需求的要特別看一下
備註:機殼的透明側板
以目前市面上機殼的透明側板而言,這類透明側板大都是採用一整塊的強化玻璃,在拆裝時一定要記得先讓主機平躺,再去拆裝玻璃側板!要是在主機直立的情況下直接拆裝玻璃側板,就容易出現玻璃爆裂的災情,非常危險!
如果擔心平常使用時傷到玻璃或玻璃強度不夠的話,可以挑選「側邊有加裝金屬邊框」或「螺絲底部有附橡膠軟墊」的玻璃側板,這樣螺絲就不會直接觸碰到玻璃本身,減少刮到玻璃或玻璃碎裂的可能。
▼ 現在還有這種前後左右只有一塊透明玻璃的開放式機殼
來源:曜越官方
Ⅲ. 主機的擺放位置
雖然理論上「主機的擺放位置」不屬於挑選機殼的一環,但要是擺放位置錯了,那機殼就算挑再好,散熱再優秀也沒用!
在放主機時,盡量不要讓主機的前後左右有太多阻礙物,像是櫃子、書桌和床舖,以及最常被忽略的牆壁。很多人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主機貼牆放角落」,但這樣會讓主機沒空間可以散熱,導致廢熱積在機殼裡排不出去,這時不論機殼的散熱能力有多優秀,通通都是白搭。
▼ 主機如果貼牆放的話,就會因為沒空間散熱導致熱能排不出去
因此,最好的擺放方式就是讓主機四周最好至少要有 10~15cm 的空曠空間,並且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這樣才可以讓主機能夠有效散熱喔!
▼ 在擺放主機時,四周至少要留 10~15cm 的空間讓主機散熱
Ⅳ. 機殼挑選懶人包
▉ A. 該選擇哪個品牌?
電腦機殼的品牌非常多,像是華碩、微星、酷碼、君主、曜越、全漢、銀欣、視博通、聯力、安鈦克、Be Quiet 和旋剛都是可以考慮的品牌。
在所有品牌之中,LINA 比較推薦的是酷碼、君主或全漢,單純只是因為它們是所有機殼品牌中少數明確知道該如何送修、或是送修流程比較簡單的品牌…不過,這部分就比較見仁見智,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來選擇就可以囉。
不同機殼品牌的送修方式:
▉ B. 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殼?
在挑機殼時,最多人煩惱的大概就是「該花多少錢買機殼」,以及「怎麼挑到好的機殼」。
其實,只要抓好「總預算的 5~10%」作為機殼的預算,再根據以下五步驟挑選適合自己的機殼就可以了!
- 綜合價格、散熱和擴充性等因素,通常建議購買「中塔式機殼(ATX)」
- 到官網規格裡確認機殼支援的主機板大小、顯卡長度、電供長度、塔散長度、水冷空間
- 機殼的風扇配置以「兩個前風扇+後風扇」最常見,希望機殼散熱能力更優秀的話,可以選擇風扇數量更多(三個前風扇或支援頂部風扇)的機殼
- 挑選「正壓差(也就是多個前風扇+後風扇)且前方開口有防塵設計」的機殼,才能有效防塵,清理時也比較方便
- 根據需求和喜好決定想要的機殼配置(像是 RGB 燈光、機殼顏色、I/O 介面配置、有無光碟機的安裝空間等等)
▉ C. 除了保固外,平常的使用方式更重要
不像其它的電腦零件,市面上的機殼普遍只有一年的保固,因此相較保固時間,平時養成「對待機殼的良好習慣」更重要!
機殼最常故障的地方就是機殼的前面板,像是開機鍵卡到或是 I/O 介面(包含 USB 孔、耳機孔和麥克風孔等)損壞等,開機鍵卡到比較無解,這只能聯絡維修人員來修修看,或是直接換一個機殼。
I/O 介面會損壞通常是「太過頻繁的插拔」造成的,可以的話建議使用時盡量以主機後方的 I/O 介面為主,要是真的不行的話就多買一條 USB 延長線插在前面板的 USB 孔上,只使用這條 USB 延長線就好,盡量不要使用前面板的 I/O 介面。
Ⅴ. 推薦的 5 款機殼
1.【全漢 FSP】CMT211
由全漢所推出的 CMT211 雖然並沒有非常突出的外觀,但它卻有四個預裝的散熱風扇(三個 12cm 前風扇+一個 12cm 後風扇),配上全鐵網設計的前面板,大幅提升了 CMT211 的散熱能力。如果不追求外觀設計,只想找個便宜又散熱能力優秀的機殼的話,那售價只要 NT$1000 出頭的 CMT211 絕對是最划算的機殼之一。
不過要注意的是,CMT211 的預留空間其實都不算特別大(CPU 散熱器 16cm、顯卡 32cm),在購買時一定要檢查自己手上的電腦零件會不會太長、能不能被安裝進機殼裡。
▼ 全漢的 CMT211
來源:全漢官方
▉ 產品規格
- 品牌國家:台灣
- 可相容的主機板尺寸:大板、小板、迷你板
-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16cm
- 顯卡:32cm
- 電供:15cm(安裝前水排)/19cm(未安裝前水排)
- I/O 介面:USB 3.0×1、USB 2.0×2、耳機孔×1
- 尺寸:41×21×44.1cm
- 重量:4.9kg
- 顏色:黑、白
- 售價:NT$1,190
購買連結 ▶ ▶【全漢 FSP】CMT211(電腦機殼 推薦)
2.【君主 Montech】Air X
由君主所推出的 Air X,預裝了三個風扇(兩個 20cm 前風扇+一個 12cm 後風扇),配上金屬鑽石網狀前進氣網,大幅提升 Air X 的進氣量與風流強度,進而提升它的散熱效能。
Air X 的另一個方便設計就是它的 I/O 位置,因為 I/O 位置設在機殼上方的側邊、與面板分離的緣故,所以在安裝風扇或清理前面板時都不會動到 I/O,避免用戶意外拉斷 I/O 線材。
▼ 君主的 Air X
來源:君主官方 YouTube
▉ 產品規格
- 品牌國家:台灣
- 可相容的主機板尺寸:特大板(30.5×33cm 以下)、大板、小板、迷你板
-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16.3cm
- 顯卡:34cm
- 電供:17cm
- I/O 介面:USB 3.0×2、USB 2.0×1、耳機孔×1、麥克風孔×1、LED 鍵
- 尺寸:42.5×21×47.5cm
- 重量:8.13kg
- 顏色:黑、白
- 售價:NT$1,990
購買連結 ▶ ▶【君主 Montech】Air X(電腦機殼 推薦)
3.【君主 Montech】Sky Two
由君主所推出的 Sky Two 繼承了前代 Sky One 的高度擴充性(7 個 PCI 擴充槽、2 個 3.5 吋 HDD 和 3 個 2.5 吋 SSD 硬碟架),並預裝四個散熱風扇(兩個 12cm 側風扇+一個 12cm 底部風扇+一個 12cm 後風扇),配上大面積的底部鐵網,讓整台主機擁有超強的散熱和通風能力。
在外觀上,Sky Two 的前方和側邊面板都採用了一體化無結構玻璃,用戶就能一眼看見整個主機的內部零件。另外,Sky Two 還擁有非常少見的「金屬藍色」機殼可以選,雖然價格比黑色、白色機殼貴了 NT$400 左右,但它的美絕對值得這個價錢!
▼ 君主的 Sky Two
來源:君主官方 YouTube
▉ 產品規格
- 品牌國家:台灣
- 可相容的主機板尺寸:大板、小板、迷你板
-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16.8cm
- 顯卡:40cm
- 電供:21cm
- I/O 介面:USB-C×1、USB 3.0×2、耳機孔×1、麥克風孔×1、LED 鍵
- 尺寸:43×21.5×49cm
- 重量:官方未標示
- 顏色:黑、白、藍
- 售價:NT$2,390
購買連結 ▶ ▶【君主 Montech】Sky Two(電腦機殼 推薦)
4.【聯力 Lian Li】LANCOOL 216
由聯力所推出的 LANCOOL 216,雖然它的外觀乍看之下好像有點普通,但它不僅擁有三個超大的散熱風扇(兩個 16cm 前風扇+一個 14cm 後風扇)來提升機殼的散熱能力,主機板還有上(適合空冷)、下(適合水冷)兩個位置可以安裝,就連顯卡也能夠進行垂直安裝!
更特別的是,LANCOOL 216 的模組化設計非常豐富,用戶不只能更改 I/O 位置(裝在前面板的頂端或左下方),還附贈風扇支架讓用戶能夠自行再加裝一個幫顯卡散熱用的風扇,避免顯卡溫度太高影響效能。
▼ 聯力的 LANCOOL 216
來源:聯力官方 YouTube
▉ 產品規格
- 品牌國家:台灣
- 可相容的主機板尺寸:特大板(28cm 以下)、大板、小板、迷你板
-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24cm
- 顯卡:39.2cm
- 電供:22cm
- I/O 介面:USB-C×1、USB 3.0×2、耳機/麥克風複合孔×1
- 尺寸:48.09×23.5×49.17cm
- 重量:官方未標示
- 顏色:黑、白
- 售價:NT$2,590
購買連結 ▶ ▶【聯力 Lian Li】LANCOOL 216(電腦機殼 推薦)
5.【Antec】Performance 1 FT
Performance 1 FT 是美國品牌 Antec 旗下的旗艦機殼,它的外觀非常獨特又酷炫,不僅擁有超有科幻感的斜格柵設計,在前面板的最上方甚至還有一個 LCD 螢幕,能夠即時顯示 CPU 和顯卡的溫度。
而 Performance 1 FT 最強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散熱擴充性,撇除預裝的那四個風扇(三個 14cm 前風扇、一個 12cm 後風扇)以外,前方與上方都可以安裝最多三個 14cm 風扇或 420 水冷,下方的分倉平台還能再裝三個 12cm 風扇,整個機殼共計可安裝十個風扇。
▼ Antec 的 Performance 1 FT
▉ 產品規格
- 品牌國家:美國
- 可相容的主機板尺寸:特大板(28.5cm 以下)、大板、小板、迷你板
- 預留安裝空間
- CPU 散熱器:17.5cm
- 顯卡:40cm
- 電供:24.5cm
- I/O 介面:USB-C×1、USB 3.0×2、耳機孔×1、耳機/麥克風複合孔×1、LED 鍵
- 尺寸:52.2×23×52.2cm
- 重量:12.55kg
- 顏色:黑
- 售價:NT$4,890
購買連結 ▶ ▶【Antec】Performance 1 FT(電腦機殼 推薦)
總結
在選好機殼之後,建議大家下單之前最好先把機殼型號丟到 Google 搜尋裡,看一下其他人對這款機殼的評價或開箱心得。
畢竟有些東西不是看網路上的規格就能知道的,像是機殼的材質、板材厚度、整線空間和安裝零件時的難易度等,所以購買前先稍微爬個文比較保險。當然,如果有實體店面的話,能夠親自去摸一摸看一看機殼的話就更好了!
首圖來源:How-To Geek
電腦 PC 相關文章
- ◆ 電腦硬體
- CPU ▶▶ Intel 和 AMD 中央處理器型號:介紹、挑選和規格比較
- 顯示卡 ▶▶ NVIDIA 和 AMD 顯卡型號介紹,挑選懶人包
- 主機板 ▶▶ Intel 和 AMD 主板型號介紹,挑選懶人包
- 硬碟 ▶▶ HDD 和 SSD 原理介紹、推薦挑選規格
- 記憶體 ▶▶ 記憶體(RAM)是什麼?單通道、雙通道介紹
- 電源供應器 ▶▶ 電源供應器怎麼看?電供瓦數、規格、ATX 3.0 介紹
- 機殼 ▶▶ 電腦殼尺寸、散熱風扇對流怎麼看?推薦 5 款機殼
- 塔散 ▶▶塔散是什麼?空冷、水冷差別!推薦 5 款單塔、雙塔塔扇
查詢電腦硬體規格 ▶▶ 不用拆機殼,使用命令提示字元(cmd)查詢硬體資訊- ◆ 電腦周邊
- 鍵盤 ▶▶ 認識鍵盤種類:薄膜、機械和剪刀腳,推薦 10 款鍵盤
- 機械鍵盤 ▶▶ 青軸、紅軸、茶軸有什麼差別?推薦 5 款機械式鍵盤
- 滑鼠 ▶▶ 滑鼠如何挑?大小選擇!推薦7款有線與無線光學滑鼠
- 電競滑鼠 ▶▶ 無線及有線的優缺點!2024 嚴選 5 款電競滑鼠!
- 人體工學滑鼠 ▶▶ 人體工學救滑鼠手!推薦 5 款垂直滑鼠、軌跡球滑鼠
- 桌上型螢幕 ▶▶ 如何挑選桌上型螢幕?推薦 5 款電競、護眼電腦螢幕
- 外接硬碟 ▶▶ HDD 和 SSD 的介紹、挑選步驟和推薦產品
- 螢幕掛燈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掛燈